高產糧作物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一年下來,糧食收入是以往的十倍還不止。
有了如此高產的糧食之後,不僅交趾布政司快速的安定了下來,就連雲貴一帶的改土歸流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自從郭資就任雲貴交三省民都督之後。了就開始大力推廣高產作物的種植。
特別是其中適合在山地種植的玉米以及土豆,似乎非常適應雲貴一帶的氣候,產量十分的讓人驚喜。
當然,在推廣新作物過程中,也同樣遇到了麻煩。
有些土司首領,似乎猜到了大明朝廷此舉的用意,所以采取了不配合的態度。
郭資派人送給這些土司的糧食種子,直接被首領集中起來全部吃掉,卻根本不種進土裏。
這些首領試圖通過這種不配合的方法,維持一直以來的局勢而不做任何改變。
雖然郭資一直以來都是以儒雅文靜的形象示人,但是在推廣新作物的這件事情上,卻罕見的露出了崢嶸。
在郭資的要求下,身為雲貴交三省軍督的典威,無條件的配合了郭資。
呂威派出了數萬明軍在山地營士卒的配合下分成了數隊奔赴各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拒不配合種植新糧食的土司首領連根拔起。
這種雷霆手段,徹底鎮住了其餘的土司首領,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哪一家土司首領再敢對種植新作物進行阻礙和幹涉了。
而郭資為了避免在新作物種植過程中出現意外,還特意讓政務院出麵,召集了上千名熟悉新作物習性的農官來到雲貴。
然後,在郭資的安排下,將這些農官全部安排到了土司的地盤上,去負責指導和監督新作物的種植。
如此一來,新作物的推廣在雲貴一帶效果十分的顯著。
夏秋兩季,整個雲貴一帶的糧食收成直接翻了二十倍,都還有多。
往年的時候,一年到頭都半饑半飽的民眾,在今年終於徹底吃上了飽飯。
而這些民眾一旦吃飽了飯,不再因為自己的口糧而需要聽命於土司首領之後,也就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那些派往各土司地盤的農官告訴這些民眾,在大明的其他地方,像他們一樣的普通人,哪怕租種官府的土地,也隻需要上交全部產量的三成作為稅賦和租金,而可以自己留下產量的七成。
這一下,土司勢力範圍中的民眾們,心思就開始活絡了起來。
每個人都在開始算賬,想著如果自己種植了多少畝土地,能收多少糧食……然後繳納三成稅賦之後能留下多少……
到了這個時候,郭資也知道,改土歸流已經有了實施的基礎。
於是,首先他在特意趕到貴陽城的奢香夫人的幫助下,選擇了水西和水東兩個大土司來作為改土歸流的試點。
由於奢香夫人就是水西土司的首領,所以水西土司的配合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難點就隻是要解決水東土司。
然而經過奢香夫人的勸說,以及明軍所展示出的戰鬥力,水東土司的首領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之後,終於選擇交出了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