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沉迷躺平無法自拔的方宇(1 / 2)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夏。

入秋。

天氣清爽,微風吹來,不幹不燥。

方宇再也不必忍受那聒噪的蟬聲了!

十月。

是你的謊言…是楓葉的季節。

整整一個夏天過去了。

有的蟲子沒能熬過,死掉了;有的蟲子還在蹦躂,並將繼續蹦躂到深秋乃至於寒冬。

隻有方宇知道,它們中隻很少很少一部分才能挺過寒冬臘月的風雪和霜凍。

熬不過去,惟死而已。

末世前,方宇身邊的人們十分避諱‘死’這個字眼。

若是把死字組合起來,說‘累死了’,‘熱死了’,‘煩死了’……之類,大家可能都不太會在意,但也有招人煩的家夥非要搶白一句,‘那你咋還沒死’,方宇的建議是死之前一定要拉上那個多嘴的家夥。

而要是單獨說,‘我想死了’,‘死了算了’,‘活著真TM不如死了’…人們多半會斥責這個人說胡話,若是在場還有這人的長輩,那更免不了招來幾句責罵的話。

方宇對死的態度,就像。

對待生的態度一樣。

不覺得好,亦不覺得壞。

反正,他那個未謀麵的陌生親媽生他之前既沒問過他本人的意願,也沒與他打任何招呼,就那麼不負責任的把他生出來然後垃圾一樣的丟棄掉。

生,無非是這樣了。死,方宇一向是不怕的。

少年中二時期的方宇,經常幻想自己死後穿越異世界,騎士,魔法,領土,宗門,丹藥,拍賣會……這些都是他對死後的想象。

隨著年紀不斷提高,方宇在痛苦的成長中,懂得了許多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事情。

這個世界到底不是黑白分明的。

讀書越多就越感覺生的不易,從而聯想到死。

死,是千古乃至於萬古,萬萬古以來,圍繞著人類的永恒話題。

死的定義是什麼?

它又是誰定義的?

它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過去是以怎樣的形式出現?

以後又將以怎樣的形式結束?

今天的方宇似乎變成了一個哲學家。

一天,整整一天,死這個字眼充斥著方宇的大腦。

他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什麼。

但仔細去體會,又什麼都沒有發現。

秋日暖陽正在空中,無人街道上落葉紛飛,連寂寞的蛛網都顯得那麼生動形象。

哪裏有什麼異常,不過是方宇的瞎想罷了。

他又突然想起上次醫生的話。

“你,很正常。”

方宇記起來了。

醫生有一張模糊的臉,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半副碎裂的眼鏡,語氣裏聽不出人類該有的感情。

這一刻,方宇終於抓住了什麼。

他回想過去的種種異常,慢慢的,他內心裏產生了一種可怕的想法。

方宇害怕了。

他努力控製自己不去想,但是大腦卻已經脫離了他的指揮,帶著他往那個深淵裏去。

他驚慌的撕掉了日記,在新的一頁寫上一句‘陽光真不錯。’

然後,刪掉了關於今天的記憶。

……

初秋的風,微涼。

初秋的河水,蕩漾。

一支魚竿,一個上午,一條魚的上鉤,又是一個下午。

魚。

美味又好吃的水生物。

方宇對它其的喜愛程度,堪比對釣魚的喜愛的程度一樣。

喜歡釣魚,喜歡吃魚,這是雙倍的快樂!

魚吃餌,我吃魚,雙向奔赴了屬於是。(魚:我謝謝你)

平靜的一天又度過了。

不知不覺中,方宇的日記本越來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