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五(2 / 3)

【晉白紵舞歌詩】

《宋書·樂誌》曰:“《白紵舞》,按舞辭有巾袍之言,紵本吳地所出,宜是吳舞也。晉俳歌雲:‘皎皎白緒,節節為雙。’吳音呼緒為紵,疑白緒即白紵也。”《南齊書·樂誌》曰:“《白紵歌》,周處《風土記》雲:‘吳黃龍中童謠雲:行白者君,追汝句驪馬。後孫權征公孫淵,浮海乘舶,舶白也。今歌和聲猶雲行白紵焉。’”《樂府解題》曰:“古詞盛稱舞者之美,宜及芳時為樂,其譽白紵曰:‘質如輕雲色如銀,製以為袍餘作巾。袍以光軀巾拂塵。’”《唐書·樂誌》曰:“梁武帝令沈約改其辭為《四時白紵歌》。今中原有《白紵曲》,辭旨與此全殊。”

輕軀徐起何洋洋,高舉兩手白鵠翔。宛若龍轉乍低昂,凝停善睞客儀光。如推若引留且行,隨世而變誠無方。舞以盡神安可忘,晉世方昌樂未央。質如輕雲色如銀,愛之遺誰贈佳人。製以為袍餘作巾,袍以光驅巾拂塵。麗服在禦會嘉賓,醪醴盈樽美且淳。清歌徐舞降祇神,四座歡樂胡可陳。

右一篇。

雙袂齊舉鸞風翔,羅裾飄颻昭儀光。趨步生姿進流芳,鳴弦清歌及三陽。人生世間如電過,樂時每少苦日多。幸及良辰耀春華,齊倡獻舞趙女歌。羲和馳景逝不停,春露未晞嚴霜零。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蟬鳴。百年之命忽若傾,早知迅速秉燭行。東造扶桑遊紫庭,西至昆侖戲曾城。

右一曲。

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玉舞瑤璫。聲發金石媚笙簧,羅裲徐轉紅袖揚。清歌流響繞鳳梁,如矜若思凝且翔。轉盻遺精豔輝光,將流將引雙雁行。歡來何晚意何長,明君禦世永歌昌。

右一曲。

【宋白紵舞歌詩】

《宋書·樂誌》曰:“《白紵舞歌詩》,舊新合三篇,二篇與晉辭同,其一篇異。”

高舉兩手白鵠翔,輕軀徐起何洋洋。凝停善睞客儀光,宛若龍轉乍低昂。隨世而變誠無方,如推若引留且行。宋世方昌樂未央,舞以盡神安可忘。愛之遺誰贈佳人,質如輕雲色如銀。袍以光軀巾拂塵,製以為袍餘作巾,四坐歡樂胡可陳,清歌徐舞降祇神。

右一篇。

【齊白紵辭】\\u003d\\u003e王儉

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月舞瑤裳。

情發金石媚笙簧,羅裲徐轉紅袖揚。

清歌流響繞鳳梁,如驚若思凝且翔。

轉眄流精豔輝光,將流將引雙雁行。

歡來何晚意何長,明君馭世永歌昌。

右五曲。

【梁白紵辭二首】\\u003d\\u003e梁·武帝

《古今樂錄》曰:“梁三朝樂第二十,設《巾舞》,並《白紵》,蓋《巾舞》以《白紵》四解送也。”

朱絲玉柱羅象筵,飛琯促節舞少年。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轉私自憐。

纖腰嫋嫋不任衣,嬌怨獨立特為誰。赴曲君前未忍歸,上聲急調中心飛。

【白紵舞辭】

【白紵曲】\\u003d\\u003e宋·劉鑠

仙仙徐動何盈盈,玉腕俱凝若雲行。佳人舉袖耀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

狀似明月泛雲河,體如輕風動流波。

【白紵歌六首】\\u003d\\u003e鮑照

吳刀楚製為佩禕,纖羅霧縠垂羽衣。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屣颯遝紈袖飛。淒淒風夏起素雲回,車怠馬煩客忘歸,蘭膏明燭承夜暉。

桂宮柏寢擬天居,朱爵文窗韜綺疏。象床瑤席鎮犀渠,雕屏鉿匝組帷舒。秦箏趙瑟挾笙竽,垂璫散珮盈玉除,停觴不語欲誰須。

三星參差露沾濕,弦悲管清月將入。寒光簫條候蟲急,荊王流歎楚妃泣。紅顏難長時易戢,凝華結藻久延立,非君之故豈安集。

池中赤鯉庖所捐,琴高乘雲騰上天。命逢福世丁溢恩,簪金藉綺升曲筵。思君厚德委如山,潔誠洗誌期暮年,烏白馬角寧足言。

朱唇動,素腕舉,洛陽少童邯鄲女。古稱《淥水》今《白紵》,催弦急管為君舞。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夜長酒多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