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曲】\\u003d\\u003e無名氏
芣苡生前逕,含桃落小園。春心自搖蕩,百舌更多言。
【同前】\\u003d\\u003e溫庭筠
雲母空窗曉煙薄,香昏龍氣凝輝閣。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曲欄伏檻金麒麟,沙苑芳郊連翠茵。廄馬何能齧芳草,路人不敢隨流塵。
【同前】\\u003d\\u003e莊南傑
紫錦紅囊香滿風,金鸞玉軾搖丁冬。沙鷗白羽翦晴碧,野桃紅豔燒春空。芳草綿延鎖平地,壟蝶雙雙舞幽翠。鳳叫龍吟白日長,落花聲底仙娥醉。
【同前】\\u003d\\u003e僧貫休
為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為手須似朱雲輩,折檻英風至今在。男兒結發事君親,須斅前賢多慷慨。曆數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盡向天上仙宮閑處坐,何不卻辭上帝下下土,忍見蒼生苦苦苦。
【朝雲引】\\u003d\\u003e郎大家宋氏
巴西巫峽指巴東,朝雲觸石上朝空。巫山巫峽高何已,行雨行雲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台路。
【上雲樂】\\u003d\\u003e梁·武帝
《古今樂錄》曰:“《上雲樂》七曲,梁武帝製,以代西曲。一曰《鳳台曲》,二曰《桐柏曲》,三曰《方丈曲》,四曰《方諸曲》,五曰《玉龜曲》,六曰《金丹曲》,七曰《金陵曲》。”按《上雲樂》又有老胡文康辭,周舍作,或雲範雲。《隋書·樂誌》曰:“梁三朝第四十四,設寺子導、安息、孔雀、鳳皇、文鹿、胡舞、登連、上雲樂、歌舞伎。”
【鳳台曲】
《古今樂錄》曰:“《鳳台曲》,和雲:‘上雲真,樂萬春。’”
鳳台上,兩悠悠。雲之際,神光朝天極,華蓋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複留。
【桐柏曲】
《古今樂錄》曰:“《桐柏曲》,和雲:‘可憐真人遊。’”
桐柏真,升帝賓。戲伊穀,遊洛濱。參差列鳳管,容與起梁塵。望不可至,徘徊謝時人。
【方丈曲】
方丈上,崚層雲。挹八玉,禦三雲。金書發幽會,碧簡吐玄門。至道虛凝,冥然共所遵。
【方諸曲】
《古今樂錄》曰:“《方諸曲》,三洲韻。和雲:‘方諸上,可憐歡樂長相思。’”
方諸上,上雲人。業守仁,摐金集瑤池,步光禮玉晨。霞蓋容長肅,清虛伍列真。
【玉龜曲】
《古今樂錄》曰:“《玉龜曲》,和雲:‘可憐遊戲來。’”
玉龜山,真長仙。九光耀,五雲生。交帶要分影,大華冠晨纓。聇如玄羅,出入遊太清。
【金丹曲】
《古今樂錄》曰:“《金丹曲》和雲:‘金丹會,可憐乘白雲。’”
紫霜耀,絳雪飛。追以還,轉複飛。九真道方微,千年不傳,一傳裔雲衣。
【金陵曲】
勾曲仙,長樂遊洞天。巡會跡,六門揖,玉板登金門,鳳泉回肆,鷺羽降尋雲。鷺羽一流,芳芬鬱氛氳。
右七曲。
【上雲樂】
【上雲樂】\\u003d\\u003e梁·周舍
西方老胡,厥名文康。遨遨六合,傲誕三皇。西觀濛汜,東戲扶桑。南泛大蒙之海,北至無通之鄉。昔與若士為友,共弄彭祖扶床。往年暫到昆侖,複值瑤池舉觴。周帝迎以上席,王母贈以玉漿。故乃壽如南山,誌若金剛。青眼眢眢,白發長長。蛾眉臨髭,高鼻垂口。非直能俳,又善飲酒。簫管鳴前,門徒從後。濟濟翼翼,各有分部。鳳皇是老胡家雞,師子是老胡家狗。陛下撥亂反正,再朗三光。澤與雨施,化與風翔。覘雲候呂,誌遊大梁。重駟修路,始屆帝鄉。伏拜金闕,仰瞻玉堂。從者小子,羅列成行。悉知廉節,皆識義方。歌管愔愔,鏗鼓鏘鏘。響震鈞天,聲若鵷皇。前卻中規矩,進退得宮商。舉技無不佳,胡舞最所長。老胡寄篋中,複有奇樂章。齎持數萬裏,原以奉聖皇。乃欲次第說,老耄多所忘。但願明陛下,壽千萬歲,歡樂未渠央。
【同前】\\u003d\\u003e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