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大愛在心,為民開路(2 / 3)

這個堅持原則、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梁智,也不會輕易相信簡報和彙報材料,所以他這次要親自到秦州市做一次調研,然後確定在哪裏召開現場觀摩會。

麵包車在黨森林的帶領下,沿著縣鄉公路向梁智廳長點名的幾個村子駛去。在筆直的通村路上,一排排新栽的楊樹像列隊的士兵,等候著檢閱;新刷上去的白灰,一米五左右,齊刷刷地一眼望不到頭。崎嶇的山路上,每隔幾公裏就有一個紅色的小亭子,點綴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梁智覺得奇怪,就叫車子停了下來。走近一看,原來是通村客運車的停靠站。亭子簡易美觀,設計風格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紅色的塑鋼頂棚,非常醒目,幾裏外就可以看見。亭子可以為人遮陽避雨,可以供人休息聊天。

有幾個婦女在亭子裏聊天等車,每人腳下都放著一個籃子。籃子裏有雞蛋、土豆等。

梁智問他們:“你們提著籃子幹什麼去?”

一個提雞蛋的婦女說:“到城裏趕集去,把雞蛋賣了,給娃買一身換季的衣服。”另一個說:“我到寺頭村看女子去。”還有一個說:“我呀,去走親戚。”

梁智說:“現在農村公路修好了,出門也方便了吧?”

提雞蛋的婦女說:“方便多了,通村客運汽車到處都有,想到哪裏就能到哪裏。”一個提土豆的婦女接過話茬說:“好是好,就是路平了,車快了,事故也多了,我村上去年一年就叫車碰死了三個。”另一個婦女說:“就是,有些汽車開得比飛機還快,拐彎時一不小心就翻到溝裏去了。”

梁智看了看黨森林說:“這就是我們今後工作要加強的方麵,路修好了,安全管理一定要跟上,安全設施一定要配套,否則,好事就辦成壞事了。”

黨森林點了點頭說:“這方麵我們的思路還沒有跟上,隻想著‘寬、平、直’,忽視了‘綠、美、安’。”

梁智說:“‘綠、美、安’?這個提法好!綠化、美觀、安全要在設計、施工的時候考慮到,要同步實施,一步到位。”

一個婦女看了看梁智,心想:這些人肯定是修路的領導,人家辛辛苦苦修好了路,咱卻說修的路不安全,簡直沒眼色,於是不好意思地說:“一看你就是個大領導,我們農村人說話沒深淺,說錯了的地方,你多多原諒。”梁智哈哈笑著說:“說得非常好,我們在這裏才聽到了真話。”

說話間,一輛通村客運汽車在亭子旁停了下來,婦女們都嬉笑著上了車。

梁智仔細看了幾個亭子。每個亭子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愛心亭、天使亭、光明亭、安全港、文明屋等等。梁智覺得奇怪,問道:“為什麼起這麼多名字呢?”

黨森林說:“由於建設資金短缺,我們就動員市縣及各部門捐助資金,一個亭子三萬元,誰家捐助,就由誰家起名,並且在亭子上刻上單位的名字。比如‘天使亭’就是衛生局捐助的,‘光明亭’就是電力局捐助的,‘安全港’就是公安局捐助的。”

“那文明屋就是精神文明辦捐助的?”梁智笑著問道。

“不是,文明屋是創衛辦捐助的。今年市上創衛力度很大,資金也較多,許多亭子都是他們捐助的,對創衛工作也是一個宣傳。”

“好!”梁智聽後說,“隻要全社會重視交通建設,參與交通建設,就一定能夠早日改變交通落後的麵貌。”

梁智廳長一行還察看了新修的產業路、旅遊路。凡是廳長點到的村子,通村路的標準、質量都符合廳裏的要求,而且多數路麵都達到了五米以上的寬度,個別過去修的四米五的路麵也在加寬中。

在回來的幹線路上,一個公路道班圍牆上的一條標語吸引了梁智廳長的目光,他叫車停了下來。這個道班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建築,圍牆上的標語是大紅色的楷書:“大愛在心,為民養路。”院子很大,很幹淨,一個小巧別致的小花園裏,盛開的月季花異常鮮豔。房子是磚木結構的瓦房,共八間。房子一側是養護機械和鐵鍬、掃帚等工具,另一側是一片菜地,辣椒、西紅柿紅彤彤地掛在枝頭。

聽見有人來了,一個中年人走了出來,他看見是黨森林局長,忙說:“局長好,我是這個道班的班長,叫王崢嶸。”黨森林指了指梁智廳長說:“梁廳長路過這裏,進來看看。”王崢嶸握著廳長的手說:“歡迎廳長,不知道您來,我們沒有任何準備,到房子裏麵坐吧!”梁智說:“就是路過順便看看,沒有必要準備什麼。”說著隨班長進了房間。

交通廳隨行的一個處長說:“梁廳長工作非常忙,廳級領導到你們這裏來可能是第一次吧?”

王崢嶸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

梁智斜睨了一眼這個處長,然後看著王班長說:“你們這裏有幾個道工?工資能按時發嗎?”

王崢嶸說:“有十一個道工,年齡最大的老劉五十九歲,因技術好,超齡留用。最小的二十三歲,我是中間年齡的。工資不高,但能夠及時發放。”

說話間,一個禿頂的老漢走進了房間。王崢嶸介紹說:“這就是老劉,叫劉瑞士,和溫家寶總理握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