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讓土地“重獲新生”(4)(1 / 2)

(2)不要將食品直接裝到彩色的塑料袋裏。因為塑料袋染色的顏料具有較強的滲透性,顏料中的化學成分在遇油和遇熱時容易滲出。另外,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製品存放含油、含酒精類食品及溫度超過 50℃的食品,否則袋中的鉛會溶入食品中。塑料袋在加熱後會釋放出有毒氣體,使食品遭到汙染。

(3)辨別塑料食品袋是否有危害,可以用以下方法:無害的塑料袋一般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狀,柔韌性較強,手摸時有潤滑感,表麵似乎塗有一層蠟,遇到明火時容易燃燒,離開火後仍能繼續燃燒,沒有異味。而有害的塑料袋一般顏色混濁或呈淡黃色,手摸時會有黏的感覺,燃燒時會散發出異味。另外,如果把塑料袋按進水底,無害塑料袋比重比水小,可浮出水麵,有害塑料袋比重比水大,則會下沉;無害塑料袋氣味很弱或沒有異味,有害塑料袋有一股難聞的氣味;用力一抖,無害塑料袋發聲清脆,有害塑料袋則聲音悶澀。

(4)顏色、質地均勻,手感好,強度高,不易撕裂,盛冷熱食品時沒有異味散發的餐盒才是真正的環保餐盒,這種餐盒易於回收利用和降解。而假冒的環保餐盒質地軟,輕輕一撕就會破裂,而且有異味。

化肥也如農藥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化肥的使用曾經帶來了糧食的高產,但卻造成了地表和地下水的汙染。據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萬噸氨素流失到農田之外,直接經濟損失約 300億元。過量的肥料還會滲入 20米以內的淺層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施用氮肥過多的瓜果蔬菜,硝酸鹽含量過高,食用後,使人的反應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降,頭疼目眩,意識模糊,嚴重的還會致癌致畸,危及生命。化肥的長期施用還會降低土地的性能,導致土地營養結構失調,毒性增強,土質板結,生產能力下降。化肥的出現是近百年的事,而數千年以來人們一直使用的農家肥,則是一種合乎自然需要的土地肥料,其中所含營養物質比較全麵,肥效長而穩定。

農家肥的種類繁多而且來源廣、數量大,便於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較低。有機肥料的特點是所含營養物質比較全麵,它不僅含有氮、磷、鉀,而且還含有鈣、鎂、硫、鐵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這些營養元素多呈有機物狀態,難於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須經過土地中的化學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發酵,分解,使養分逐漸釋放,因而肥效長而穩定。 比值協調,使土地疏鬆,增加保水、另外,農家肥有利於促進土地團 保溫、透氣、保肥的能力。因此我們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地中空氣和水的 提倡少用化肥,多用農家肥。

垃圾如果不進行合理的分類,一旦進入土地中,對土地的土質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特別是醫藥垃圾和生活垃圾。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處理好這些垃圾,並對垃圾進行分類。

1.醫療垃圾需特殊處理

醫療垃圾主要是指一次性廢舊醫療器械,是醫療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具體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藥物性、化學性廢物,包括一次性塑料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血袋等。這些廢物含有大量的細菌性病毒,是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千倍。而且有一定的空間汙染、醫療垃圾

急性病毒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如不加強管理,隨意丟棄,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們的生活環境中,就會汙染大氣、水源、土地以及動植物,造成疾病傳播,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目前醫療垃圾主要是由有關部門來進行專業處理。但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醫療垃圾的問題,比如可能會自己在家處理傷口、注射或者包紮。那麼,用過的棉簽、紗布、注射器、藥品等如何處理就成了我們需要麵對的問題。這些東西如果處理不好,隨便跟生活垃圾丟在一起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嚴重的可能會成為某些疾病的傳染源。所以,在使用完這些東西之後要用密封塑料袋包好,送到專門的回收部門,或者送到醫院或診所的垃圾堆放地點,盡量避免隨意丟棄。對於過期的藥品也應如此。

2.做好家庭垃圾分類

在日常生活中,垃圾處理問題一直以來是社會頭疼的問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垃圾的種類越來越多,垃圾的處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做好垃圾分類就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家庭生活垃圾在所有垃圾中所占比例較大,因此,做好家庭垃圾分類會節省很多垃圾處理中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