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內疚解碼:聰明人記住一次教訓 愚人接受一百次鞭撻(1 / 3)

對於那些內疚的事情,惟一應該做的是忘記它們,埋葬它們,並且不要讓它們進入到你的意識之中。

最後的機會

安迪還在大學讀書時,就違背了“你不可偷竊”這條戒律,不久,他又持槍搶劫,被抓獲投入監獄。不久他獲大赦出獄,參加了軍隊。然而,即使在軍隊中,安迪也仍然屢犯“偷竊”的老毛病。

就這樣,安迪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滑下去,但他作案愈久,就愈感到內疚。

開始安迪還沒有自覺地感到更多的內疚——因為他犯罪的自覺意識變得遲鈍了,但是他的下意識心理卻在積累著內疚情緒。

安迪從軍事監獄裏獲釋後,結了婚,搬到加利福尼亞州安了家,在那兒開了一家商店。不幸的是,開店不久,安迪又深深地陷入到黑社會中去了。

為此,他很快擁有了一輛價值9000美元的汽車,並在郊區擁有一所漂亮房子。為此,妻子與他發生了爭吵。希望他說出錢的來路。但安迪不肯說,妻子為此很傷心。為安慰妻子,他開車帶妻子去海濱。路上他們碰上了交通阻塞,被迫與幾百輛汽車一起湧進一個停車場。

“啊,看呀,安迪。”愛麗絲說,“那是格拉漢!我們去聽他講演吧,這可能蠻有意思呢。”

安迪就與妻子一起走了過去。但剛坐下不久,他就變得十分煩躁不安。他覺得格拉漢似乎在直接對他講話,良心使安迪感到不安了。

“如果一個人獲得了整個世界,卻失去了他的靈魂,這對他有什麼好處呢?”接著格拉漢又說:“這兒有一個人,他聽到這些話時,受到良心的譴責,他想要離開他的老路,卻未作出決定。但這將是他最後的機會。”

“他最後的機會!”這句話使安迪大吃一驚。

安迪感覺自己怎麼總想哭呢。他對妻子說:“我們走吧,愛麗絲。”

愛麗絲順從地走向停車的方向,但安迪抓住她的一隻胳膊,把她的身子轉過來。“不,親愛的,走這邊……”

從此以後,安迪完全改變了他的生活。

後來安迪成了一名很成功的商人。有一次,他在一個公眾場合演講,談到當年自己的這次重大改變。特別講到他下決心的那天的情況。那天他被通知飛往舊金山去執行一次竊聽任務。“我決不到舊金山去,”他說,“我發現了勇氣。”

安迪講演以後,一位婦女走到他麵前說:“安迪先生,我想你也許想知道一件事情。當你打算要到舊金山去的時候,我正在市長辦公室工作。就在那一天,我們收到聯邦調查局發來的一份電傳,說在舊金山碰上了一群暴徒,他們被開槍打死了。”

一個人具有內疚感,多少表現出他對做錯事情的承認,這是好的。每個活著的人,不管其多麼好與壞,都會體驗到這種內疚情緒,這種情緒是一種“悄然的小聲音”對你說話的結果,這種“悄然的小聲音”就是你的良心。

現在讓我們想想: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卻沒有一點內疚之感,那他會怎樣呢?如果一個人在鑄成大錯後沒有內疚的感覺。他就不能辨別是非,或者不了解其行為的是非標準。人的有些內疚情緒是遺傳而來的,而另一些則是在生活中獲得的。我們知道,處在不同環境中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道德標準,但是,在每一種場合下,人們的行為都會受到某一特定的道德標準的約束,如果違背了這一標準,他就會感到內疚,或者受到他人的指責。

對於我們來講,內疚悔恨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其主要原因在於:如果你不感到悔恨,就會被人看作是“缺乏良知”;如果不感到內疚,就會被認為“不近情理”。這一切都涉及到你是否關心他人。如果你確實關心某人或某事,那麼你就會為自己所做的錯事感到內疚、悔恨,或者關注其將來。這無異於表明,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就必須表現出神經機能病的症狀,從而采取措施做出改變。

內疚情緒能使你經常為他人著想,體諒別人,這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品德。

當一個人剛剛生下時,他很少注意到別人是否舒適和便利,自己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當他逐漸長大時,他會慢慢認識到,這一世界上還有別的人活著,自己必須要顧及他人的存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麵,當我們了解到自私是一種不良的品行時,就會產生一種內疚的刺痛。

當然內疚情緒並不完全是壞事,它能激勵具有德行的人產生一種美好的思想和行為。但是,並非每種內疚都能產生良好的結果。內疚悔恨情緒隻有配合積極的心態才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當一個人產生內疚,卻又不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時,這就會產生一種有害的結果。

過度的內疚情緒就像是罩在心靈上的蛛網,蒙蔽自己的心靈,毀壞自己的身體,摧殘自己的精神,或者用其他方法殘害自己,以贖清所犯下的罪過。

許多人在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內疚情緒的影響,而導致精神抑鬱。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內疚是導致抑鬱的主要情緒根源,它實際上是指向自我的憤怒與不滿。長期受內疚感折磨的人會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著身心健康。

內疚致死的青年

有個青年在一次正當防衛中,失手打死了一個酒後無理取鬧的人。雖然他明白自己並沒有錯,可他一想到醉鬼撇下的孤兒寡母,一想到孤兒母親那憤怒的眼神和孩子咿呀學語的樣子,他便覺得自己罪大惡極,是自己親手毀了一個家庭的幸福。

他也試圖在出獄後幫助這對孤兒寡母,但是母親帶著孩子已經搬家了。

他無法挽回這一切,雖然他已經受到了懲罰。內疚情緒像毒蛇一樣吞噬著他的身心。背負著“良心的譴責”的青年整日鬱鬱寡歡,不到3年,他便不堪折磨,一命嗚呼了。

心靈處方:

麵對可怕的內疚情緒陷阱,你必須學會克服,給自己以走出內疚陰影的勇氣和信心,如此才不會導致心理上的僵化和變異。

對於那些內疚的事情,應該做的是忘記它們,埋葬它們,並且不要讓它們進入到你的意識之中。

丟掉“如果,隻要”

最近,約翰遜感到非常的沮喪和消沉。由於他在工作中有幾個地方計算錯誤,使他沒有做成一項相當重要的工程生意。這使他十分內疚,而且影響他很多天了。因此,他無法像往常那樣正常工作了。於是他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來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