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兒子專業戶懷著異樣的心情上了雒陽城頭。
雒陽東麵有三座城門,從北到南依次是上東門、中東門、耗門。
東麵城牆以北的上東門是董卓的心腹大將華雄守衛,守衛區域約三裏左右(漢裏一裏415米,所以華雄房區大約有1200米。)不過華雄的壓力不小,作為董卓的愛將,守衛的區域自然也很重要,上東門背靠太倉和武庫,連董卓經常光顧的永安宮也在上東門後麵,華雄手下兵馬8000人,3000人是西涼精銳,5000人是董卓從西園軍劃分給華雄的,平均每米四個多人的密度也讓華雄不擔心兵力不足的情況發生,平常城頭也就放400人,其餘人都正常操練和作息。
呂布的並州本部人馬就是以上東門為界,分布在上東門以南的六裏多長(漢裏一裏約415米,呂布的防區約3000米。)的城牆上,耗門離東城牆最南端走一裏多點(600米左右),背靠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是重點防禦區域,呂布派手下大將高順為主將,成廉、侯成做副將。雒陽東麵城牆有十裏長(約4200米),呂布本部並州軍大約有15000人,全部分部在城牆大約一米三個人的密度,不過呂布的核心兵馬隻有3000騎兵,其餘人是呂布收編和招募來的新兵,雖然經過一些訓練,但是拉出去打仗還有些勉強,所幸的是呂布軍是守城一方,新兵用處放大了好幾倍。
站在北麵城牆可以遙望北邙山,北麵城牆有兩座城門,東麵城門叫穀門,穀門背靠太倉,是中郎將張濟本部的防區,武威祖厲出身的張濟和董卓一樣被歸類為地道的涼州人,深得董卓信任和重用,長達六裏(2700米左右)的城牆有將近四裏是張濟防區。
北麵城牆靠西麵的城門叫夏門,是董卓的兄弟董旻(字叔穎)防守,董卓讓中郎將徐榮做他的副將。董旻能力平平,平常欺男霸女,和董卓一樣好色,靠兄長董卓得封左將軍一職,縱有諸多缺點,董旻卻是忠於董卓,也非常害怕董卓,經常任由董卓打罵也不敢有任何怨氣,董卓雖然是恨鐵不成鋼,但也比較心疼這個同胞弟弟。
呂布雖然怨恨董卓,但他現在還不能執行王允的計劃,因為董卓如果現在身死,西涼軍兵將就會亂起來,互不相讓,他呂布或者是被第一個針對的人,給秦淮製造輕鬆攻進雒陽得機會,那秦淮進城也不會放過呂布。
呂布剛剛被董卓安排上城牆守護,虎牢關的一些敗兵就開始出現在耗門之外。英勇善戰的西涼精兵成了一群群穿著破衣爛衫的敗兵,兵器盔甲都不齊全。
“快放我們進城,秦淮再不開門秦淮就殺進來了!”一個校尉模樣的西涼軍軍官指著高順喝道。
高順可不是好說話的人,加上平常也被西涼軍排擠。
“吼什麼吼,排好隊,從北麵繞過去,到西麵找你們西涼軍將領鑒別再進城,現在敵情不明,不要在這座城門這徘徊,再不走本將把你們當叛軍處理,下令放箭了!”
高順的處理還算中肯,附近的密探早已把這個情報送去了丞相府。
漸漸地大批敗軍出現了,但卻沒有混亂,紛紛隨著城牆往北而去,看來有人帶頭,後麵的人都紛紛效仿。高順無意間立下大功,讓董卓很欣賞,減少了董卓軍大量損失。
董卓直接下令提拔高順為中郎將,官職和呂布同級別,賞賜一千貫,宮女十人。不過高順是個純粹的軍人,而且是有氣節的職業軍人,他把董卓封賞錢財和女人全部上交了呂布,呂布對他忠心的狗腿子還是很放心的,這也是呂布最放心的手下沒有之一,超過好友張遼。
秦淮的追兵本來想混在西涼敗軍之中混進雒陽,不過被高順破解了,在鑒別過程中損失了不少兵士,大部分是看到有人鑒別後逃跑被抓住殺掉的。
知道事不可為的秦淮當即下令精銳結陣在前,幽州來的援軍和剩餘的諸侯聯軍紮營監視雒陽城中的動靜,不然怕雒陽城東麵城門大開,西涼軍殺出來,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那就虧大了。
雙方都沒有輕舉妄動,遠遠相互監視著。
這次秦淮軍將領的挑戰,就算是好勇鬥狠的呂布也沒有開門出城迎戰,大嗓門張飛出城罵戰罵得口幹舌燥,水都喝了一大桶。
“軍師,這該如何是好?”
秦淮本以為可以勢如破竹拿下雒陽把董卓趕走到關中去,然後發兵向北拿下並州,在讓幽州精銳南下,秦淮讓精銳守住關卡,從並州各處配合幽州兵馬夾擊冀州,不過現在一個雒陽就把他攔住了。
“主公勿擾,主公可以猛攻幾天城池,就算攻不下也沒關係,到時候再撤到虎牢關外附近,到時候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要在雒陽通往函穀關路上也要多放出探子,避免董丞相遷都長安,董丞相怕是時日不多了,倒是關東諸侯被主公盡數得罪怕是以後才是主公的心腹大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