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自從虞老四上次來了之後,虞千菡就覺得日子一下就亮堂起來了,跟著覺得沈莫離和蘇文燦都是如沐春風一般一天到晚都帶著笑,弄得店裏的幾個新來的年輕夥計都隻顧著低頭幹活就怕被這倆人的燦爛閃了神去。

虞老四之後的第二天有個三十多四十歲的窮書生上門說是想聘做賬房先生,沈莫離蘇文燦躲在屏風後讓原來留下幫忙一段時間的老掌櫃老福問了半天,又由沈莫離出題試了半天,最後決定先留現下試用兩個月。

這窮書生姓景,名宓,曾經中過童生,後來因為家道中落又律考不中,給人做過一小段時間的賬房。又因為與人不和,招人誣陷,雖沒有吃上大官司,但差事是丟了。因為當年事情也鬧得不小,小銀城裏有頭臉的人家也都不願再雇他,他隻好回到和小銀城有十幾裏路程的村子裏與家人編竹籮筐為生。那天集市擔了籮筐來小銀城販賣,正好看見劉六貼的登示。回家想了一宿,覺得風波過了好幾年了,應該差不多了,於是第二天一早就來應聘了。

在景宓之後確實也有幾個上門求聘的人,也有些是比景宓會做賬。可選來選去沈蘇兩人還是覺得那個景宓比較靠譜。雖說讀書人窮酸了些,但還不是太迂腐,拈捏拈捏應該還是可以擺正的。最重要的是景宓肯學、肯聽,特別是知道考他的是個小姑娘時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開始時露出鄙夷的表情,而在看到沈莫離施壓時也沒有露出驚慌的神色。當然遇到沈莫離這樣的角色還能神情如故的也不是沒有,不過可以自始至終不卑不亢又有禮有度的就還真沒有幾個了。於是沈蘇兩個決定先留景宓試試。

再說說虞千菡,虞千菡送出信的第三天收到了虞大嫂的回信。信中隻交代虞千菡要自己注意周邊的人,她娘家那邊她來安排,至於大廚,虞大嫂也寫信給娘家的兄弟問問。於是非常順利的,第六天虞大嫂的五弟閔五哥就親自帶著那位大廚來到了小銀城。閔五哥知道自己的三姐與她的這位小姑子關係非同一般,於是非常熱心的幫他們參考了新酒樓,還毫不吝嗇的傳授了好些打理酒店的寶貴經驗。要知道閔家酒店的名頭就擺在那裏的。蘇文燦對這位便宜的閔五哥欣賞非常,到了後來甚至連酒店的名字也拿出來和閔五哥商量。最後,酒樓的名字定得十分哭笑不得,就因為虞千菡無意說了個“銀子樓”,閔五哥大聲叫絕,沈莫離低頭沉思,由蘇文燦拍板決定,於是這後來江湖上聞名的“銀子樓”就這樣誕生了。

話說那大廚就不像閔五哥一樣好說話了。本來下了馬車看到裝修不怎麼樣的新酒樓眼睛就往上瞟,後來知道這酒店東家竟是眼前這三個奶娃娃後,眼睛就沒下來過。弄得閔五哥好一陣尷尬,隻好加倍的賣力教她們三個經營酒樓了。不過這大廚的手藝不是蓋的,先不說葷菜,一桌的素宴就把一向偏喜素食又最是嘴刁的沈莫離都直笑得滿屋□□。那大廚竟能麵不改色轉身又是一桌的葷菜,這下又把虞蘇兩人嘴角都笑列到了耳根去。

不過在閔五哥離開小銀城的幾天後,這位大廚終於露出了他尾巴。這大廚從閔家出來身上就沒帶多少錢,一到小銀城一看店主竟是三個小孩子,這心一癢老毛病又犯了。隻是到賭坊了溜達了幾圈,誰知道小銀城這地方晦氣,輸掉了身上全部的銀子不說還不小心欠下了三十多兩的銀子。於是大廚不再敢出門,整天都隻呆在廚房了搗鼓。蘇沈虞三人不明緣由隻當著大廚反省在閔家的過錯重新做人,還心中暗喜。可過了幾天不見來還錢的賭坊可不肯了,糾集的五六個人要來酒樓找人。還好是本地人的新夥計林五消息靈通,急忙通知蘇沈虞三人才避免了新酒樓還未開張就被砸的悲劇。最後又是由還在幫忙的老福出麵又是賠錢又是告罪好不容易才平息的事態。誰知那大廚見主家擺平了事又覺得三個奶娃娃還得靠他辦酒樓不敢把他如何,還沒等蘇沈虞三人找他他就又自己到賭坊去晃蕩了。可他沒想到賭坊早上剛去要債早是一肚子氣罵他不懂道上規矩把他轟了出門來,大廚沒轍隻得憤憤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