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型獵潛艇
037 型獵潛艇是中國海軍裝備的以反潛武器為主要裝備的小型水麵戰鬥艇。主要用於在近海搜索和攻擊潛艇, 以及執行巡邏、護航和布雷等任務。
037 型獵潛艇滿載時排水量392 噸, 主要裝備有艦炮、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炮、大型深水炸彈發射炮、投擲架和水雷等。
“俄亥俄” 號潛艇
“俄亥俄” 號潛艇是美國設計製造的第4 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也稱“三叉戟” 潛艇。該艇於1976 年開工建造, 1979 年下水, 1981 年服役。
該艇長170. 7 米, 寬12. 8 米, 吃水深10. 8 米, 水上航速20 節, 水下航速25 節, 下潛深度400 米, 裝料一次可連續使用9 年, 服役年限為30年。全艇人員編製133 人, 其中軍官16 人。
艇載“三叉戟” 導彈, 每枚導彈含7~8 個分導式彈頭, 射程7400 千米, 可攻擊對方內陸縱深目標。艇上還裝備4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和線導魚雷。
艇裝電子設備有衛星通信設備, 能精確進行潛艇定位; 還有船用慣性導航係統、導彈射擊指揮儀、魚雷射擊控製係統等; 水聲器材有測深聲呐、通信聲呐等用以確定水中目標的精確位置。
“洛杉磯” 號潛艇
“洛杉磯” 號潛艇是美國海軍裝備的一艘最先進的攻擊型潛艇。該艇1964 年開工建造, 1974 年4 月下水, 1976 年服役。
艇長109. 7 米, 寬10. 1 米, 吃水深9. 8 米, 水上航速32 節, 水下航速可達40 節, 下潛深度450 米。潛艇裝一次燃料可連續航行6 萬海裏。
全艇編製人員127 人, 其中軍官12 人。
潛艇上的武器裝備主要是4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 可以用來發射反潛火箭、反潛魚雷、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等。可攜帶4 枚“捕鯨叉” 導彈、8 枚“戰斧” 導彈和2 枚反潛魚雷。
艇上的電子設備有指揮儀、雷達接收機、對海警戒雷達、導航係統以及各種聲呐設備等。
“X” 型袖珍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英國人建造了一種“X” 型袖珍潛艇。第1艘能完成攻擊敵艦任務的袖珍潛艇“X—3” 號於1942 年3 月19 日下水,後來又陸續建造了不少同類袖珍潛艇。
這種潛艇重39 噸, 艇長14. 6 米, 最大直徑17 米, 分4 個艙室: 第1水密艙容納蓄電池組; 第2 水密艙是逃生艙; 第3 水密艙是艇長、技師、舵手的控製室; 第4 水密艙是主機房。
艇的兩舷裝有2 噸可分離下來的阿馬泰克斯烈性炸藥。炸藥上帶有時鍾機構的計時導火索。
該艇水下潛航時, 由電池提供推動螺旋槳旋轉的能源, 水上航行則由當時倫敦公共汽車上使用的同型發動機帶動螺旋槳轉動, 從而驅艇前進。
“英國前衛”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前衛” 級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也是英國第一組裝載“三叉戟” 導彈的潛艇, 首艇“前衛” 號於1986 年動工, 1993年建成服役。共建造4 艘。其主要技術性能為: 水下排水量達1. 5 萬噸。
長150 米、寬13 米、吃水12 米, 為當今歐洲最大的核潛艇。動力裝置為1座PWRZ 壓水堆與2 台蒸汽輪機, 單軸, 泵噴推進器, 水下航速25 節。
編製135 人。
該級艇裝有16 枚“三叉戟” Ⅱ (DS 型) 彈道導彈, 射程1. 2 萬千米, 戰鬥部為8 個分導式核彈頭, 每枚彈頭相當於150ktTNT 當量, 圓概率誤差90 米。艇首部還有4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 可發射射程65 千米的“矛魚” 重型線導魚雷。
“法國凱旋” 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凱旋” 級是法國海軍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凱旋” 號於1989 年動工, 1996 年3 月建成服役。其主要技術性能為: 水麵排水量1.264 萬噸, 水下排水量1. 4335 萬噸。長138 米、寬125 米、吃水10 米。
動力裝置為1 座K-15-體化壓水堆, 功率150 萬馬力; 2 組汽輪發電機組;1 台主推進電動機, 功率4. 15 萬馬力, 采用泵噴推進器, 單軸, 水麵航速20 節, 水下航速25 節, 下潛深度據稱可達500 米。編製111 人。該級艇裝有: 16 杖M45 型彈道導彈, 射程5300 千米, 帶6 個分導式熱核彈頭,每個彈頭威力為150ktTNT 當量; 4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 可發射L5Mod3 型反潛魚雷和SM39 “飛魚” 潛艦導彈。可混裝18 牧魚雷和導彈。
登陸作戰艦艇
登陸作戰艦艇是專用於海上登陸作戰的艦艇, 也稱兩棲作戰艦艇。種類很多, 有登陸艦、登陸艇、運輸艦、兩棲攻擊艦、兩棲指揮艦、兩棲貨船等。用於輸送登陸部隊、登陸工具、戰鬥車輛及其他武器裝備。登陸艦和登陸艇, 均具有直接登陸能力, 是用於小規模登陸作戰的主要艦種。
運輸艦、兩棲貨船等, 不具有直接登陸能力, 是用於遠程、大規模登陸作戰的艦種。兩棲攻擊艦, 用於輸送登陸兵進行登陸。兩棲指揮艦, 用於登陸作戰中對整個登陸編隊實施指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登陸作戰———諾曼底登陸及以後的海上登陸作戰, 登陸作戰艦艇均發揮了巨大作用。
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是攜載直升機用於輸送登陸部隊及裝備的登陸艦船, 也稱直升機登陸運輸艦。主要是使用直升機輸送登陸兵進行垂直登陸, 以提高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機動性。
艦上飛行甲板能同時起降7~8 架直升機。飛行甲板下方為機庫和登陸車輛庫等。直升機和車輛由機庫中的升降機運送到飛行甲板, 登陸兵住艙有通道可直達登機部位。
艦上還有指揮中心、導航設備和較齊全的醫療設施等。
美國建造的“硫黃島” 兩棲攻擊艦, 滿載排水量為1. 83萬噸, 最大航速23 節, 可攜載20 架直升機、4 處垂直、短距起落飛機, 艦上還裝有艦空導彈和76 毫米艦炮; 還可載運2000 名登陸兵及武器裝備。
登陸艦艇
登陸艦艇是在登陸作戰時, 輸送登陸兵力及其武器裝備和補給品到敵岸的艦艇, 亦稱兩棲艦艇。登陸艦艇可分為登陸艇、登陸艦、登陸運輸艦和登陸指揮艦等。
登陸艇可以在無靠岸設施的敵方灘頭陣地搶灘登陸, 將所載人員或武器裝備物資直接送上岸。按照排水量區分, 有小型、中型和大型。/ J ‘型登陸艇能夠裝載3O 餘名登陸兵或3 噸左右物資。中型登陸艇能夠裝載坦克1 輛, 或登陸兵200 名, 或物資數十噸。大型登陸艇能夠裝載坦克3—5輛, 或登陸兵數百名, 或物資100~300 噸。可作為登陸運輸艦和大型登陸艦的登陸工具之一, 在由艦到岸的登陸作戰中, 換乘登陸艇突擊L 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已出現了多種型號的登陸艇。大戰中, 美、英、日等國建造登陸艇約10 萬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