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小孩光屁股,這在鄉下並不少見。紅泉站在月影池邊,池塘的水就把他的小身段清晰地映出,細到小雞雞一勃便穿出一串亮晶晶的尿。
哥哥紅潮一動不動地坐在紅泉的旁邊,小小的臉蛋上,眉頭卻皺成一大把。紅泉尿完尿撿起一塊石朝月影池裏扔去,一塘月和樹影碎。紅潮就不高興了,說:“你還鬧,你明天就要被景諺叔帶走了。”
紅泉嗬嗬笑:“我喜歡出去,我就要出去!”
紅潮責備弟弟,出去的地方又不是三二十裏,那可是幾百裏外的隔著大水三天兩頭別想回來的地方。十三歲的紅潮顯然比弟弟懂事多了。說不了弟弟,就任憑弟弟耍鬧。他坐在石階上,望著月影池的月,望著西溪從池邊向東流去。
“你景諺叔的先祖,就是從這個石階下的塘,坐在大木盆裏,從月影池漂到西溪,順著西溪經過漳州廈門金門,又漂過海峽便到了台灣。”
紅潮回想起他七歲時,也是這個地方,父親摟著他,看著月影池的月,對他講著往事。
他記得父親那天給他講了很多話。他調皮地拽著父親小**上的毛問:“媽媽的肚子怎麼越來越大了?”
“傻小子,”父親拍著他的小屁股,“你媽媽馬上要給你生個小弟弟了。”
“真的?”紅潮從父親懷裏掙脫出,驚喜地著看父親。
“騙你幹嗎?”父親又拉他進懷。他便摸著父親下巴上黑硬硬的胡子茬。他忽然問父親:“給弟弟起什麼名字?”
“你奶奶是潮州人,你這輩人是‘紅’字輩,她讓你叫陳紅潮。你媽媽是泉州人,當時還想和你奶奶爭,想讓你叫陳紅泉。奶奶那麼大年紀,可你媽媽年輕,還會生孩子。我便做主,你叫紅潮,你要是來個弟弟就叫紅泉。”
小村的名字叫月影樓。因月影池而得名。
說來,這月影池在當地也小有名氣。一個三十來畝地大的池塘緊靠西溪的北岸,有五尺口與西溪緊連。南方說的江以及江上遊的溪,北方人習稱河。西溪水也就是說西溪的河水水漲水落,都未對月影池水位有大影響。月影池的水出奇地靜著永遠地清著,清靜出一塘鏡。岸邊圓溜溜的石、綠油油的草、茂密的菠蘿樹荔枝林,以及樹間飛耍的小鳥,都在池鏡中組成一組生動的畫。
晚上,月升空,那月在池鏡裏就更皎潔明亮了。人立岸上不同角度,月也擺出不同嬌姿。圓圓的、拉長的、碾扁的……丟一小石進水,月便粼粼地碎了,耀出無數的光讓人睜不開眼。少頃,碎片逐漸組合,舞著、跳著、嬉戲玩鬧著……
一千多年前,陳家人來到池北岸蓋起了土樓,因先取池名為月影,樓名也曰月影樓。
月影池一直保護著月影樓。通往小村的是西溪岸邊的小路,小路經過月影池東岸邊而進樓門進村進入陳家人的世界。
有土匪來,土匪的身影首先在池鏡上呈現。守夜的老人站在月影樓上望著月影池的月,忽然發現月影池鏡裏的土匪的猙獰樣,就舉起鑼槌使勁地敲著銅鑼。樓內的年輕人便迅速穿衣迅速拿弓箭與火槍。土匪在弓箭與火槍的射擊陳家男女的鑼鼓以及喊殺聲中而潰退。土匪留在池鏡中的是一幅逃跑的狼狽畫兒。
土匪要的是財,他們打破一個村莊大門,洗劫的是每家每戶的金銀、糧食、牛豬雞鴨。土匪還算有良心,大人小孩的命他們都留著。因為土匪說,大家都一家人,我們隻是想向你們借點東西。也就是說土匪還重視同胞的生命。
後來鬧起倭匪,倭匪十分凶殘。倭匪洗劫空村人的錢財時,還殘忍地捎帶走不管翁壯婦孺的腦袋、心髒與喉嚨。
倭匪幾十年幾百年地騷擾沿海的村莊。但倭匪數次攻打月影樓,都被月影池的月給擊退。月影池時不時的,就在月影樓陳家人麵前呈出一幅畫:倭匪和倭匪的兒子孫子爺爺太爺的丟盔棄甲的熊樣。這是月影樓人的驕傲。
紅潮忽然指著月影池的月:“爸爸,你看!”
紅潮的父親陳景賢立即瞪大眼。月側,一個人影晃晃跌跌向月影樓走來。陳景賢提高警惕,他把紅潮藏在草叢,自己則拿了塊石頭蹲進小路旁的荔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