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說過,讓我有空去劍刻崖看看。那裏有宗門諸多前輩留下的眾多感悟,對我在修行上有助。今日,正好去瞧一瞧。”天浩拂衫出門,往劍峰後山的劍刻崖走去。
劍峰很大,充滿古韻的建築隨處可見。漫長的歲月,在這些建築上刻下了斑斑時間刻痕。古木參天,鬱鬱蔥蔥,主根粗大,上麵,老樹皮龜裂,如一枚枚粗鱗。
天浩一路信步而行,花了半個小時才來到了劍刻崖外圍。
劍刻崖乃是裂海宗的一處重地,被龐大的陣法所籠罩。劍刻崖對於裂海宗來說意義非凡,特別是宗內修行劍道的,可以說這劍刻崖是宗內的劍道聖地。劍刻崖內,不僅有裂海宗曆代先賢的劍道感悟。還有眾多威力驚人的劍術。
這劍刻崖分為三段,每一段都為禁忌陣法所籠罩。而且越是往內,陣法越是恐怖。作為裂海宗重地,當然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意進入的。裂海宗內的普通弟子,一般情況下根本沒有進入其中的資格。即便是核心弟子,每月也僅有一次機會可以進入劍刻崖的最外圍那一層。這對於眾多弟子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畢竟,就是最外圍的一層也內涵了不少先賢的感悟以及威力驚人的寶術。足夠他們受益一生。
而天浩這樣被宗門所看中的天才,進入這劍刻崖就比較輕鬆。不過,這也僅限最外圍那一層。
天浩來到籠罩劍刻崖的大陣前,拿出了古長老所給與他的一枚陣簡。天浩往陣簡中輸入一道靈力,陣簡立即被激活,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將天浩包裹進去。作完這一切,天浩踏步走向那似水幕般的大陣。大陣水幕遇到天浩手中陣簡所散發了柔和光幕,輕柔的將天浩整個人包容了進去,天浩安然的走進了大陣之中。
大陣內,綠意岸然,芳草萋萋,鮮花成簇,還有不少巨大的石塊散落其中。大陣東麵,有一巨大的石崖。石崖高大數十米,長不知道幾許。因為,石崖被大陣所籠罩。而在這最外圍的大陣中這一段石崖,也有近兩千米長。
石崖通體瑩白,十分圓潤,似玉而非玉。看似平凡卻透著一股浩瀚的氣息。潤白的石崖上,有著一副副的神秘壁刻。這些壁刻有的是一副畫,有的是一篇深奧的文字。但是無論是畫刻還是文字,都透著一股非凡氣息。這些壁刻都與劍道有關。這些,便是裂海宗曆代先賢所遺留下來的珍寶。每一副壁刻不是一式威力卓絕的寶術便是一篇劍道感悟。每一副都珍貴無比,而這樣的壁刻這裏足有數百上千副。
長達兩千米的石崖下,有數十人在那駐足觀看。人群中,有與天浩年齡差不多的,也有一些年齡大些的師兄師姐,甚至還有幾名宗內的長老與執事。
天浩朝石崖走去,崖下的人都十分平靜,盡心竭力的感悟石崖上前人所留的寶術與劍道心得。天浩走近,也沒有一個人側身來看,靜心悟道。
天浩走近一副石刻,仔細參看。剛一靠近,便能感受到這副石刻上自然散發的淩厲劍氣,石刻中,一名男子手持長劍,劍蕩前方。
天浩稍微靈識一觸石刻,整個人一片恍惚。驀然間,整副石刻都活了過來,一副生動的畫麵出現在天浩腦海中。
一名白衣男子手持長劍,聚勢而動,猛然攻殺向前。手中長劍舞動,卷起一道道劍氣。劍氣如靈蛇,靈動多變,蹤跡難尋,詭異無比。瞬間將白衣男子前方一頭威猛的蠻獸洞穿,毖於劍下。
整副畫麵演動間,還透出一股意境,雖然不是很清晰,切也十分驚人,使後來者更容易參悟這畫中寶術。
“好詭異多變的劍術。如靈蛇般難定其蹤,劍式似都活了過來。”良久,天浩從畫麵中醒來,言道。
“這劍刻崖果然驚人,居然能將前人寶術活現,宛若前人身臨教導。厲害。”相對於寶術,天浩更驚訝這劍刻崖居然可以同時將如此之多的寶術集於一身,並且生動展現出來。
“這式寶術不錯。雖然不是很適合我,但是其中也有值得我借鑒的地方。”天浩自語。古雲,讀百卷經必有所得。便是如此。即便是寶術不合適自己,其中也有值得自己借鑒的地方。既然不適合自己,隻需借鑒少許,天浩也就不需要深悟。畢竟這裏可是有數百上千副的先賢遺留珍寶,當中,對於自己有益的定然不少。
天浩移目,看向另一副石刻。這副石刻上不僅透著一股淩厲的劍氣,還有一股狂暴的雷霆之力透出。看到這副石刻的瞬間,天浩便起了興趣,靜心沉神,細細參悟。
一名男子淩空而立,手中急速結法印。在男子法印完成瞬間,雷霆滾滾,環繞其,最後注入男子身前的寶劍。寶劍劍氣衝霄,淩厲無比。隨著雷霆的湧入,爆發出一股狂暴之氣。這是真正的不同的兩種寶術的融合,爆發出的威力遠勝單一寶術。
即便是天浩,在比武大會時,也僅是將雷霆之力稍微附加到劍術之上而已,根本談不上兩術相融,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