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奔赴北門(1 / 2)

北有南山,南山之北是無盡幽海,蓋因海域無邊,所以大陸之北,山為南山。

南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北門山脈中一片綿延的群山,北阻幽海,南拒深林,扼北門之咽喉,分日月之昏曉:守波濤之洶湧,聚天地之鍾靈。雖未爭天之高,卻有煞羨奇峰峻嶺的雄渾。

山間,雲獸奔走,百鳥爭鳴:地下,仙靈彙聚,礦脈迭生。

亭台樓閣若隱若現,金磚玉瓦猶自光明,真可謂,鍾鳴鼎盛,人傑地靈。

有如此仙家景象還要功歸北門劍派之祖莫然,三千年前莫然修為通天,劍法孤絕,曾以一介散修之身連斬北門山脈邪修百人,威震八方,氣吞山河,於飛升之前,指斷南山,立劍為門,號其名曰:北門。

千年傳承,北門劍派能人輩出,代有高絕,香火鼎盛,執耳北門,門中高聳的那把浩然劍更是誅妖邪,退魔孽,止叛亂,定河山。每每門中弟子行走於天下,一句南山北門,豪氣頓生,諸人拜服。

隻是不知是因為門人漸漸生出了嬌慣之意,還是因為有了仙劍雄威鎮守門派,門中過於安穩,近百年來,北門劍派人才凋零,聲威日下,隻能立於而非雄於北門山脈。且說修者逆天改命,弱肉強食,於亂世,安穩反而最是危險,一朝山門散盡之事,在這個世界上也是時有發生。少了強大實力的支撐,如今北門劍派的形勢堪憂啊。

當然再有煩憂那也是北門劍派高層的事情,在世人眼中,雄恃南山的北門劍派乃是可遙想而無法近鄰的仙家福地,一旦進入其中便意味著有了登天俯地的實力,大千世界自在逍遙,再也沒了凡俗的苦惱和生死的困頓。

如此北門何以不讓紅塵萬民神思意往,敬畏霄羨?

身隨父親莫道前往趕往北門考核的莫言就是這茫茫大眾中的一員,見識過父親禦使飛劍斬殺妖獸的他一直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登臨天下,傲嘯四方,心頭的向往遠遠快過了疾馳的飛劍,心神早已飄到了北門劍派之中。

卻說莫言,相貌俊朗,年僅十六歲的他已有了近乎成年壯漢的體魄,肌肉勻稱,眉角飛揚,嘴角那抹不自覺中流露出來的壞笑在無形中賦予了他一股邪異的魅力。

好在那雙黑白分明的眸子內蘊真摯,無形之中又樸實了他外在的形象,唯有左手臂上那道似劍非劍的疤痕,瑕疵了他完美的身形。

手臂上的劍狀疤痕並不他天生的。

未入北門之前,莫言和父親常年遊曆山川,輾轉江海,曾在一處廢棄的洞府之中發現了一本古籍,這本古籍非紙非金,聊聊幾頁之中所述的也都是洞府主人的一些修行感悟,並無什麼具體的功法秘訣。

不過字裏行間之中卻透露著一種絕強的霸氣,自始至終強調著意誌之力的強大!

書中有一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修仙者,僅僅擁有強悍的實力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一種意誌的淬煉,匹夫一怒尚可血濺十步,更何況是實力強大的修者,同層次的戰鬥,勝負的分曉往往就在意誌的強弱之間。

當時莫言看了還不是很明白,隻是簡單地了解到了這種難以言明的意誌之力,洞府之內除了這本古籍之外再無他物,古籍閱後即燃,化為一團灰燼,莫言的手臂之上也多出了一道似劍非劍的疤痕。

自從身上有了這道劍狀疤痕之後,莫言修煉習武的速度明顯加快了很多,身體偶爾受傷也會很快地恢複,甚至對危險和天才地寶的嗅覺也越發地敏銳了起來。

這些能力都是從他獲得了劍狀疤痕之後才有的,而且莫言隱隱感覺這道疤痕的功用應該遠遠不止這些,一定還有著其他特殊的能力沒有被發掘。

近幾年來,父子二人行走江湖,捉鬼除妖的閑暇時刻,莫言沒少琢磨劍狀疤痕的奧秘,奈何始終不得其妙,無法發揮更多的功用,隻能引導體內的真氣一次次通過劍狀疤痕進行精粹,借以增強自己的修仙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