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六,七(1 / 3)

五月,唐玄宗任命吳王祗為太卜卿,以虢王巨為譙郡太守。

沒過多久,令狐潮又帶領叛軍來攻打壅丘。張巡與令狐潮以前都是唐王朝的縣令,管轄的縣又相距不遠,兩人早就相識。安祿山發動叛亂前,令狐潮在同僚相聚時,一直信誓旦旦,吹噓標榜自己對皇上如何忠心耿耿,是大唐王朝的忠臣,決不會做對不起皇上的事情。而安祿山一起兵叛亂,他就投靠了叛軍,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實麵目。但他不覺得自己投降叛軍有什麼不對,他認為識時務者為俊傑,人應該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應該因時而定,不應搞墨守成規。更何況唐朝官員中投降叛軍的又不是他一個。他認為張巡與叛軍作戰是沒能認清當時的形勢,如果他清楚了當時的形勢,也會同他一樣投靠叛軍。他覺著應該對張巡說明形勢,勸其投降。這一次令狐潮帶兵到了城下,並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約張巡先進行對話。他看到張巡後,假惺惺地先問候了張巡的近況,然後對張巡說:“現在,大唐王朝已大勢所去,唐朝的大批官員已經歸順了我們大燕皇上,唐朝大片的國土已為我們大燕國所有,壅丘也已經成了一座孤城,周圍的城池亦盡歸我們大燕國所有,壅丘城早晚會歸我們所有,你還在這裏苦苦堅守這座孤城幹什麼呢?不如投降我們大燕國,我們大燕皇上是不會虧待你的。”令狐潮眉飛色舞地說著。張巡怒瞪虎目,牙齒咬的“咯嘣咯嘣”地響,大聲怒斥道:“令狐潮,你平日裏總是以忠心皇上而自詡,現在卻搖身一變成了叛徒,殺戮大唐百姓,為虎作倀,你的忠心到哪裏去了?你的良心到哪裏去了?虧你以前還恬不知恥地標榜自己是忠臣,你還有臉在這裏說出這樣的話來,還不快滾。”張巡聲如洪鍾,聲音傳進每個人的耳朵。在眾目睽睽之下,令狐潮聽了這些話羞愧難當,隻好帶領叛軍向後退去。

安祿山的叛軍攻占了長安,唐玄宗帶著幾名大臣和禁軍倉皇逃離,他聽從楊國忠的建議,向楊國忠的親信管轄的四川方向逃去。唐玄宗的人馬逃至馬嵬坡時發生了兵變,對奸臣楊國忠憤怒已久的禁軍士卒們殺死了楊國忠,並停軍不前,要求除掉楊貴妃。唐玄宗無奈之下,隻好忍痛讓人勒死了楊貴妃,然後不顧國家的生死存亡繼續倉皇向西逃奔。太子李亨在眾人的規勸之下,沒有繼續西逃,而是留下來領導軍隊同叛軍作戰。不久,太子李亨登上皇位,為唐肅宗。

令狐潮帶領重兵圍困壅丘縣城四十多日。叛軍們不停地組織軍隊向城內發起進攻。城內的守軍已經很久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消息,不知城外的局勢怎樣,一些人產生了其它的想法。城外的令狐潮得到長安已被叛軍占領,唐玄宗已經逃走的消息後,認為大唐王朝已經滅亡,對張巡勸降的時機成熟了,就寫信給張巡和城中的一些重要將領們,說大唐朝已經滅亡,他們守在這裏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趕緊投降,並用高官厚祿做誘餌勸說他們。收到令狐潮的信後,城中有六員大將有了投降的念頭,他們對張巡說:“現在敵我的力量懸殊太大,壅丘城恐怕堅守不了多久了。我們又不知道皇上的生死下落,在此再苦守下去也沒有什麼益處,不如投降叛軍。”張巡聽了十分生氣,但為了穩住他們,防止他們偷偷外出投敵,表麵上答應對他們的請求好好考慮,第二天給他們一個肯定的答複。之後,派人將這六個人分別軟禁起來。到了第二天,張巡在縣衙大堂上擺上天子的畫像,集合起隊伍,率領眾將士們對著天子畫像先行跪拜行禮。然後,張巡慷慨陳詞,他說:“我們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決不背叛大唐,決不背叛皇上。不論外界的情況如何,我們要誓死保衛壅丘,決不向叛軍投降。”他情緒激昂,在場的將士們人人深受感動,個個痛哭流涕,表示要與壅丘共存亡。張巡命人將那六位想投降的將領帶到大堂之前,讓他們跪在天子的畫像麵前,對他們貪生怕死、不顧大義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斥責,並當場處死了他們。部隊的情緒安定了,思想統一了,將士們的心又團結在一起了。

經過幾十天的激烈戰鬥,城中的箭越來越少,眼看就快要用光了,而叛軍仍日日攻城不止。沒有了箭就不能阻止叛軍的進攻,形勢十分危急,張巡心急如焚,苦苦想著解決的辦法,試探性地派人外出。叛軍對守軍的行動嚴格監視,城內守軍一有外出跡象,叛軍就箭矢如雨,狂射不止。見此情景,張巡想起了諸葛亮草船借鑒的辦法,他也心生一計。他動員百姓們用蒿草紮起了一千多個草人,給它們個個披上黑衣。到了夜裏,在月光下命令士卒吹響號角,用繩子拴著草人放到城下。叛軍看見了,認為是城中守軍前來攻擊,慌忙召集士卒紛紛用弓箭射擊,一時間弓箭如飛蝗一樣射來,草人的身上很快就像刺蝟一樣紮滿了箭。張巡令人把草人拽上城把箭取下來,再將草人放下去。這樣反複了幾次之後叛軍才知道上當受騙了,知道射的是草人而不是守軍,於是停止了射擊。而此時城內的守軍已得到了十萬多枝箭。張巡見叛軍不再對放下去的草人進行射擊,就又想出了破敵的妙計。他令人試著把士卒用繩子放到城下去,叛軍看到後不隻不射箭而隻是哈哈大笑。於是,張巡就從軍中選出五百名勇士,用繩子放到城下,襲擊叛軍。勇士們借著夜色攻入毫不防備的叛軍軍營中,高聲呐喊呼應,來回衝突砍殺,殺得叛軍鬼哭狼嚎。叛軍不知唐軍到底有多少人,很快亂作一團。張巡也帶領城內士卒打開城門來到城外殺入叛軍營中。在守軍的攻擊下,叛軍慌忙燒掉帳篷等一大批軍用物資倉皇逃跑。張巡帶領士卒們一直追出十多裏路才凱旋而回。

一次次的失敗使令狐潮惱羞成怒,他又帶領更多的叛軍來圍困壅丘。他知道,他的主要敵人就是張巡,隻要除掉了張巡,那麼壅丘城內就會群龍無首,再攻取壅丘縣城就十分容易了。經過冥思苦想,他想出了一條毒計。他派人邀請張巡到城上進行對話,暗中卻布置下一批弓箭手,想借對話之際射殺張巡。張巡因為忙於部署作戰,沒有時間前去與令狐超對話,就令郎將雷萬春到城樓上聽聽令狐潮說些什麼。令狐潮又是用老一套來進行勸降,遭到雷萬春的一陣痛罵。雷萬春的話音剛落,叛軍的弓箭手就開始射箭,幾十枝箭一起飛來,一瞬間,雷萬春的臉上就中了六箭,但雷萬春站在那兒仍紋絲不動。令狐潮見了大吃一驚,懷疑射中的不是真人而是木頭人,就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當他得知射中的是張巡手下的將領雷萬春時,心中即吃驚又害怕。他心裏清楚,對於這樣視死如歸的部隊是無法戰勝的。而此時,張巡也趕來了,他命令士卒抬雷萬春到城下醫治,自己站到了城牆邊。張巡聽完了士卒對剛才情況的彙報,對令狐潮的卑鄙行為也禁不住大聲痛罵。令狐潮在城外遠遠地大聲向張巡喊道:“剛才見到雷將軍中箭之後的表現,十分令人敬佩,也知道將軍你的治軍之道確實非同一般,我是甘拜下風。但現在大唐王朝已是大勢所去,上天將要滅亡大唐,你即使有三頭六臂,也不能違背天意,保不住大唐,還是順從天意投降吧。”張巡朗聲回答道:“你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還在這裏妄談什麼天意!”說完之後,張巡立刻下了城牆帶領義憤填膺的士卒出城,向叛軍發起猛烈攻擊,殺死叛軍一千多人,擒獲叛軍將領十六人。

令狐潮被張巡及其部下的英勇行為嚇破了膽,再也沒有勇氣攻城了,他在夜間帶領叛軍悄悄離去,從那以後就龜縮在距壅丘較遠的陳留城內,再也不敢輕易出來了。

過了不久,一支七千多人的叛軍騎步兵由外地趕來駐紮在離壅丘幾十裏的白沙渦。張巡得到探報後,在一個漆黑的夜間帶領一部分部隊前去襲擊敵人。他們借著夜色悄悄接近敵人的營寨,突然發起進攻。猝不及防的叛軍頓時亂作一團,大敗而逃。返回的路上,張巡的部隊在桃陵又遇到了前去增援白沙渦的叛軍四百多人,張巡帶領部隊將他們全部擒獲。把叛軍中被脅迫從軍的二百多當地人挑出來,對他們曉以大義,放他們回到家中。以後的十幾天,受那些放走回家士卒的宣傳影響,一些叛軍占領區內的百姓攜老帶幼,紛紛逃離叛軍占領區,來到壅丘,投奔張巡,時間不長投奔者就達一萬多戶。

幾天之後,叛軍節度使李庭望帶領土蕃、漢族等士卒兩萬多人準備向東襲擊寧陵、襄邑,在離壅丘城三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張巡率領三千士卒又在夜間突然對叛軍進行襲擊,殺死俘虜敵人一大半,叛軍在夜間倉皇逃離,粉碎了叛軍襲擊寧陵、襄邑的陰謀。

十月,令狐潮又接到他的上司的命令,一定要攻占壅丘。令狐潮隻得硬著頭皮同另一叛將王福德帶領叛軍一萬多人又去圍攻壅丘。趁叛軍還立腳未穩,張巡就主動帶領守城部隊對叛軍發起了攻擊。經過一番激戰,殺死叛軍幾千人。叛軍潰不成軍,狼狽逃去。十一月,令狐潮帶領叛軍一萬多人在壅丘城北安營紮寨,張巡又帶領部隊進行攻擊,打破叛軍的營寨,殺入敵營,叛軍倉皇逃走。

之後,令狐潮、李庭望又合軍一處,攻打壅丘,但攻打了一個多月,也沒有攻下,就在壅丘以北築起城池,斷絕壅丘的運糧之道。此時,攻打壅丘的叛軍的部隊常常十幾萬人,而張巡的作戰部隊隻有千餘人,但每次作戰,張巡都能出奇製勝,以少勝多。由於張巡不斷取得勝利,他在唐軍中的聲望也越來越高,升任河南節度使的虢王巨任命張巡為假先鋒使。這一個月間,山東的東平、濟陰等地都相繼被叛軍攻陷,壅丘更是四周受敵了。叛軍將領楊朝宗帶領馬、步兵兩萬多人準備襲擊寧陵,斷絕張巡的後路。在這種形勢下,張巡就帶領部隊從壅丘撤出,在寧陵駐紮下來,準備迎擊敵人。從這時開始張巡才與睢陽太守許遠相接觸,開始聯合部隊同叛軍作戰。一天,楊朝宗帶領叛軍到達寧陵城以北,張巡、許遠帶領部隊與叛軍激戰,戰鬥從白天持續到夜間,兩軍激烈交鋒了幾十次,大破叛軍,殺敵一萬多人,血流成河,叛軍的屍首堵塞了汴河,楊朝宗在夜間收兵逃竄。唐肅宗接到勝利的戰報後下旨,任命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張巡認為手下將士作戰有功,派人向虢王巨請空名和獎勵物品,虢王巨隻給了張巡三十個空名,而沒有給任何的獎勵物品。張巡十分生氣,寫信責問虢王巨為什麼不給,虢王巨無法回答,竟然沒有回信。

至德二年。安祿山自從起兵叛亂後,眼睛越來越壞,已經看不清東西。他原來以為自己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兵強馬壯,起兵後會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很快就能將唐軍擊潰,將唐朝滅亡,但卻沒有料到遇到了像張巡、顏真卿等一些唐朝下級官員和士卒百姓的誓死抗擊。在一次次失敗後,他的脾氣也越來越暴躁,稍有不如意,就用鞭抽打身邊的人。他對自己的大兒子安情緒不太滿意,想用小兒子代替他在將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安情緒知道了安祿山的意圖,感到自身難保,就聽從手下人的建議,收買安祿山身邊遭受毒打的人殺死了安祿山,自己稱皇帝。安情緒任命自己的親信尹子奇為汴州刺史、河南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