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旗憑什麼不死(1 / 3)

冷漠的鮑爾森拒絕救助,眼睜睜地看著雷曼兄弟死去。

“這是華爾街自作自受。”鮑爾森的態度很強硬。

然而,兩個月之後,花旗銀行即將流盡最後一滴血液時,他卻對總統說:花旗必須救。

花旗銀行憑什麼?這裏麵有什麼玄機?

普林斯的末日

2007年10月14日,周日,花旗集團公布2007年第三季度財報的前一天。

花旗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普林斯和花旗集團高級顧問魯賓神情陰鬱地坐在辦公室裏。

他們兩個都是花旗集團的牛人,但是眼下,再牛氣的人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

花旗集團在第三季度虧損高達65億美元,魯賓擔心公司管理層會遭受投資人的指責。

普林斯似乎有意在壓製自己的悲觀情緒。他認為花旗集團的財報隻是華爾街目前局勢的一個縮影,他相信管理層能夠獲得投資人的理解。

普林斯說得沒錯。債券業務的巨大風險正在顯現,整個華爾街都在唱著哀歌。任何一家金融機構都在經曆著高額虧損的煎熬。也許在整個華爾街上最賺錢的人是那個在角落裏賣冰鎮可樂的老太婆。

她的主營業務和金融無關,喜歡喝汽水的人每天準時會來買,所以整個華爾街隻有她是笑眯眯的。

難道大形勢不好,就可以成為投資人原諒管理者的充分理由嗎?

對於這一點,普林斯也吃不準。幾天前,他曾給花旗最大的個人股東沙特王子塔拉爾打了電話:假如我告訴你花旗銀行今年第三季度虧損,你會怎麼想?

我會感到失望。塔拉爾說。

但塔拉爾並沒有把話說死:目前的形勢很不好,在美林、雷曼兄弟等所有機構都在賠錢的時候,花旗集團出現虧損不會那麼讓人感到意外,我相信你有能力來扭轉局勢。

這讓普林斯感到極大的安慰,他似乎看到了一丁點曙光,被投資人原諒的一絲曙光。

“投資人應該明白,在這種形勢下,任何人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都難免公司的頹勢。”普林斯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看著華爾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背著身子對魯賓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神仙手。”

但問題是:每一個投資人都希望花旗集團的管理層長有神仙手。

2007年10月15日,周一,花旗集團2007年第三季度財報如期公布。

花旗集團巨虧65億美元的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頓時傳遍華爾街。

有人為這個消息暴躁不安,有人恨得咬牙切齒。

就在普林斯靜靜地坐在辦公室裏靜觀其變的時候,有一位投資人闖進他的辦公室:

“告訴我,立即告訴我,你今天什麼時候宣布辭職?是個男人就要敢於承擔責任!”

隨即趕來的保安人員將他帶走。在花旗集團總部的休息室裏,集聚著大量記者,他們想知道普林斯對這個業績該作何解釋。其實,他們更想知道的是,普林斯會不會因此而辭職。

普林斯不想麵對他們。沉默是最好的方式,需要說的話都在財報中說完了。

“我相信普林斯和他領導的管理層。雖然目前我們正經曆著一種讓人不愉快的局麵,但我相信普林斯能夠使局麵改觀。”為了聲援普林斯,塔拉爾主動站出來接受媒體采訪。

時代華納公司主席派爾森斯也是花旗集團的董事之一,他對記者說:“我認為現在不是需要討論更換航線或者更換船長的時候。”他甚至和記者開玩笑:我們不能因為老婆偶爾的失誤就要離婚。

魯賓代表花旗集團的管理層站出來說話:“普林斯在五年後的花旗年會上依然是掌舵人。”

普林斯對他們非常感激。他打電話給塔拉爾: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最善於理解局勢的人。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為你今天的決定而高興。”

都死到臨頭了,居然還在吹牛!塔拉爾並不知道這一切。經濟局勢的走向並不明朗,花旗集團似乎還未到非換領導人不可的地步,這個時候他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繼續支持普林斯。

但他依然有擔心:你對扭轉目前的困境真的有方法嗎?他十分天真地問普林斯。

普林斯自然會說有。他沒有別的答案,這是他唯一的答案。盡管他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同樣別人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他隻有將寶押在時間上,明天,或者後天,經濟形勢真的會變好。

這是一次賭注。但他必須給以塔拉爾為首的投資人以信心:我會使花旗集團在第四季度恢複正常。

他信誓旦旦地說。但是,誰能知道明天會怎樣呢?

塔拉爾之前表態公開支持普林斯影響了很多投資人的意見和情緒。

財報公布時,很多投資人要求普林斯辭職,但他們聽了塔拉爾的意見後,還是決定再給普林斯一次自我證明的機會。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普林斯施用了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