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開陷阱,走出投保誤區(1 / 3)

繞開陷阱,走出投保誤區

和其他投資工具一樣,保險也存在誤區,一旦踏入,就有可能會使保險失去保障的功能,使你在未來遭受重大的損失,所以在選擇投資保險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小心謹慎,在簽合同的時候,要一條條地閱讀,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保險漏洞。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細節,很多理賠款失敗都是敗在細節上。有時候,細節真的可以決定成敗。

別拿保險和儲蓄比較

袁世友先生是一家傳媒公司的行政主管,年薪十多萬,但是即使是年薪十多萬,袁世友先生依然覺得自己的負擔很重,房貸、車貸、養車費用、養孩子等每月各項支出加起來近萬元,袁先生的妻子沒有參加工作,是全職太太,家裏隻靠他一人的收入來生活。據袁先生說,他本來是有些存款的,都用來進行投資了,袁先生的一家都沒有辦保險,對此袁先生曾經解釋說:"我主要是覺得保險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養老的、教育的,覺得就好像是儲蓄,又沒多大意思。純消費型的,出事的概率畢竟很小,應該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的原則就是年輕時拚命賺錢、存錢,進行投資不斷地實現資產的翻番,到老了那就是我的'保險'。"

袁世友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如今社會很多人的看法,但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認識上的誤區。保險,最重要的就是分避風險的功能,就是為投保人在投保期限內提供一種保障,保險是一種很重要的投資,如對於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的人,萬一在保期內發生了風險,保險公司就會為投保人帶來一筆資金,以解決經濟不富裕家庭麵臨的困難;而對有錢人來說,這些保險能夠保障他們在未來保期內擁有的資產安全。

因此,別拿保險和儲蓄比較,相對儲蓄而言,保險能以較小的費用換取較大的保障,在保期內一旦發生各種意外的風險,保險能夠提供非常可靠的保障,是遠遠超過保費投入的,所以要學會繞開投保誤區,誤把保險當做儲蓄。

當然,把錢儲蓄在銀行裏是一種美德,它能夠為我們帶來安全感,帶來心靈上的慰藉,於是,中國成為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而且每年以1萬億元增加。目前,中國人的消費率太低,經濟的增長主要靠投資來拉動,即靠消費來拉動,但把錢存在銀行裏,明顯降低了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趨勢。

其實,收入增加後,除了儲蓄之外,我們還要留出部分資金購買保險。通過保險,我們可以把未來生活中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這樣才能給家庭和個人帶來更加持久的安全感。在發達國家,很多人把個人工資的1/3用來買保險,把生病、養老等統統交給保險公司去打理,剩餘的工資如何消費完全根據個人心意,因為完全沒有後顧之憂,這樣就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的快樂。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保險逐漸走進普通的家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然而,由於許多人缺乏相關的保險與銀行儲蓄方麵的知識,而覺得保險隻是儲蓄的另一種方式,實際上這是一種很錯誤或者十分不理智的行為,其結果可能會與投保人想的截然相反。我們可以從下麵的幾個方麵來對比一下二者的區別。

1.從預防風險上看

其實保險和銀行儲蓄都能作為將來風險的一種保障,但它們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銀行存款隻是一種自助行為,沒有把風險轉移出去,而保險則不同,保險是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和眾人之力共同承擔風險,是一種互助合作的行為。

2.從約期收益上看

從收益上來看,保險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其利率是確定的,而保險則不同,你能夠得到的錢是不能事先確定的,它取決於在保險期限內是否有意外事故發生,而且這種費用一般是幾倍或者幾十倍於你的投保金額,是一種很好的防禦風險的產品。另外從所有權上看,你把錢存在銀行裏還是你的,而購買保險則不是,而是保險公司所有,保險公司按照一定的規章製度履行義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