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擬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細思算、奇葩豔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爭如這多情,占得人間,千嬌百媚。
須信畫堂繡閣,皓月清風,忍把光陰輕棄。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願妳妳、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餘深意。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
話說天界分為三十六重天,三十六重天又分為六界,分別是第一界欲界六天,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色界十八天,依次是虛無越衡天、太極蒙翳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第三界無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無上常融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羅天。
三十六重天各有自己的洞天福地,為修行不一的神族提供修煉場所,根據三十六重天的等級,最高境界的大羅天和第五界的三清天隻有少數金羅大仙的能力能夠到達,大部分的神族都是居住在第三界和第四界,而第一界的欲界和第二界的色界雖名為神仙屬地,但其實跟凡間極為接近,凡間的凡人修仙者隻有通過了色界和欲界,成功到達無色界才能算是真正的修成正果,位列仙班了,所以色界和欲界的各個洞天福地都是在凡間的名山大川中,隻有有緣人才能通過這些洞天福地直入天外天(天外天是從欲界第一天太皇黃曾天開始算的)完成修仙的夙願。
色界和欲界是天庭和凡間的來往通道,即使是位居大羅天的那些大神們也必須通過色界或者欲界到達凡間,而不是隨心所欲的來往天庭和凡間,這其中的原因跟造世三聖有很大的關係,此是後話。
凡間有一山,名叫雲台山,也有人稱它為東海山(在其西北麵有一山名叫蒼梧山,蒼梧山的內容後麵會提到)還有人更願意稱它為蓬萊山,三聖造世時,本來把雲台山安放在東海中心小島傲來國中,在那次震驚三界的諸神大戰後,三聖基於各種考慮最後決定把雲台山搬出了傲來國,使得傲來國失去了唯一一所洞天福地,這對傲來國來講是福是禍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經過搬遷後的雲台山已經穩穩的矗立在東海岸邊了,經過千萬年的海水衝刷,雲台山依然屹立不倒,雄踞東方。
這雲台山其實並不是很雄偉,最高處離地不過兩千丈,跟泰山相比猶如一個侏儒一個巨人,雖然雲台山不夠雄偉,卻有其他名山大川不及之處,那就是常有雲霧繚繞山間,可能是因為位列東海岸邊,海水蒸發的水汽所致,但這種景象實在不難讓人認為它就是凡人修仙者夢寐以求的仙境,不知是凡人們夢想成真還是純屬巧合,這雲台山就是三十六重天中欲界清明何童天的洞天,當然也是傲來國曾經的唯一一處洞天福地,有緣的凡人修仙者可以通過雲台山突破色界和欲界,直入無色界,從而位列仙班。所以來此修仙求道的凡人們絡繹不絕,有的人在山上蓋了神廟供奉他們信仰的大神,以求大神們給他們指點迷津,有的人幹脆就在山腰依山建立自己的住所,以期能夠得到大神們的眷顧,當然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年輕的時候來,年老的時候無奈的離開,也有不少人一生中都沒能離開雲台山,沒人能知道究竟有沒有人真的在這修煉成仙,但那些修仙者還是前赴後繼,一時間雲台山留下了不少他們求仙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