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局(2 / 3)

幾位宮女也一同跪下來,異口同聲地挽留皇上。

這正是楊廣預想的效果,他又擺出一副盛情難卻的樣子,說“既然是夫人挽留,朕今夜就留宿金鳳殿了,”說著,扶起宣華夫人,兩人攜手走進寢殿臥室,宮女們隨即關嚴了房門。

公元605年,楊廣頒詔,改元大業,以示建樹豐功偉業的雄心,隋二世楊廣就是大業皇帝即隋煬帝。

緊接著,煬帝冊封蕭妃為皇後,十月,煬帝為文帝舉行葬禮,與此同時在東京洛陽,與新皇宮幾乎同時竣工的就是顯仁宮和西苑。

顯仁宮建在洛陽西南數十裏的壽安,南連洛水支流皂澗,北抵洛河此岸,方圓十裏,由大將軍宇文愷和內史舍人封德彝監造。

西苑在顯仁宮西麵,與顯仁宮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占地二百多裏。當初大業皇帝楊廣要決意遷都洛陽,新建皇城的時候,就萌生了修建顯仁宮和西苑的念頭,尤其是西苑。

自從住進了西苑後,宣華夫人的心境真的敞亮多了,這裏的湖水,假山曲堤,岸柳都與江南風景大同小異。就連西苑裏的風,也比外麵的風柔和,這是水多的緣故,金鳳院中館舍,回廊,拱門,天井,白牆黑瓦,翠竹掩映,與建康一帶的莊園相差無幾。最讓宣華夫人欣賞的是,金鳳院裏的二十位姑娘,也都是從江南地方采選而來的,她們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語,都與北方女子不同,吳語呢喃,鄉音濃濃,使宣華夫人倍感親切和溫暖,的確緩釋了許多憂鬱和思鄉之情她非常感激善解人意的大業皇帝,讓自己住到這裏,而且,大運河已經開挖了,西苑附近便是這運河北端的源頭,等這河挖通了,從這裏登船回江南,要比從長安趕來方便多了,江南,魂牽夢縈的故鄉,正在一步步向眼前走近。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宣華夫人帶了幾個院裏的侍女,駕著輕車,遊蕩在西苑中。

十六院的院門都是西向而開,從內海引來的渠水潺潺的流過,渠邊垂柳輕搖,枝條拂肩,不陪侍君王的時候,自己就是主人,宣華夫人顯得輕鬆自在,西苑寬廣無垠,一眼望不到邊,不像皇城裏,四周是高高的宮牆,抬頭隻能看到方方正正的一塊天空。

輕車馳騁,微風撲麵,宣華夫人邊走邊玩,不知不覺已經走出了很遠,抬眼看看,前麵就是西苑的圍牆,渠堤之上可以望見牆外的田疇,田野上,一群農夫正在忙碌,他們一邊勞作,一邊唱歌:挖河開河,百萬離索,美人思故鄉,君王遊興多。

歌聲裏飽含著艾怨,隨風飄來,宣華夫人聽得清清楚楚,一陣愁恨鬱悶陡然襲上心來,令她遊興全無。

早在長安的時候,就有一些閑言碎語傳到她的耳朵裏,說是有一位叫薛道衡的大臣當麵勸諫皇上,不該為了美姬愛妃鄉愁遊興,而征發百萬民夫大修運河。

宣華夫人當時覺得非常委屈,我思念江南故土不假,可又何曾為此請求皇上開挖運河的,皇上打算開挖運河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在心中釀造,不過未對外人聲張而已。再說,朝臣百姓隻認為開挖運河是為皇上遊玩,哪能看透皇上為天下謀福利的雄心大誌。幾句閑語引起的委屈,思慮一陣也就過去了。皇上的每次決策,總會有大臣勸諫,這也算不上是壞事。可沒想到薛道衡的說法流傳到民間,百姓們竟把它編作歌謠來唱了,百萬民眾背井離鄉到運河工地服役,這勞民傷財之舉起因於我宣華夫人,這個千古罵名不是一個柔弱女子所能承擔得起的,不論她是農婦還是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