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求雨(1 / 2)

到了第二天的上午,縣裏的士紳在縣令的帶領之下來到了城南進行求雨。江河作為縣丞名義上的縣裏的二把手,穿著官服跟在縣令後麵。江老爺作為士紳的代表領著士紳走在後麵。

出了城門遠遠的就看到了求雨用的神壇,神壇兩側貼滿各色彩紙做的“雨帖子”,上麵寫著風調雨順、沛然下雨、大雨傾盆等,意為給雨的請帖,請你快點下來。祭壇前麵有個遮陽的棚子,這個當然是給縣令以及士紳準備的。不可能真的讓各位大人和老爺在太陽下暴曬的,否則雨來不來不知道,辦事情的人牢飯是要來了。棚子前空中還橫拉三角形彩旗串,叫“雨吊子”,意為天上的雨掉下來。也寫了各種下雨的詞。

祭壇周圍黑壓壓的圍滿了百姓。這天再不下雨,收成是要斷絕了,這是要斷他們的生路啊。縣太爺已經早就昭告下去了,今日吉縣裏帶領所有人時求雨。

這次求雨請了山上的黃庭觀的主持陳朝陽道長,道長年歲不知,據說一甲子之前便在黃庭觀修道。仙風道骨,已經快要修成地仙了。每日隻在觀裏悟道,不問世事。這次請動了道長,一是因為縣令親自去請,旱災嚴重,否則顆粒無收。百姓蒼生倒懸,請求道長憐憫解救。另外嘛,就是各個鄉紳加上百姓捐助一共湊了500兩銀子,如果求來了雨,這500兩銀子就是香火錢。

於是道長在觀裏悟道之時,感召蒼生。毅然決定出山求雨,願用其道法誠意請求上蒼降下甘霖,解救鄉土百姓。如若能求下雨來,也算是修行,能增功德。

絕不是縣令發了狠話,如果不去,要是沒有雨,導致全縣百姓今年顆粒無收,無法完成賦稅,或者激起民變。到那時本官自是流不止,但是道觀名下有的那幾百畝地怕是也沒什麼用了。不如解散了道觀,各自回去種田,道觀也留不住了。

實際就目前情況下看,今年的賦稅肯定是完不成了。減產已成定局,縣令前幾日已經上奏,說旱情嚴重,所以他要和百姓由有道行的高人帶領向上天求雨。

至於現場說是縣令帶領百姓求雨,實際上也就是走個過場。你說縣令這樣的人不信鬼神吧,他們也信。你說他們信吧,他們用的時候也是信的,其他時候不知道。縣令在祭壇前的棚子下就座,官員和士紳分列兩旁。

吉時已到,求雨開始。首先由兩隊穿著蓑衣帶著鬥笠裝扮成下雨的人,鳴鑼開道,一路擊鼓去城北的神廟裏請出來“玄天大帝”,“玄天大帝”又叫“北極大帝”能調遣龍王,所以求雨要先請他出壇。出壇就是人去神廟裏把“玄天大帝”的神像請過來,於神壇上就坐。

然後在“玄天大帝”像前放一個瓷瓶,之後黃庭觀的主持陳朝陽道長一身紅色道衣。左手捏拂塵,右手掐訣,漫步登上祭壇。然後隻聽陳道長念誦有詞,開始聲音細微。漸漸的聲音洪亮。

大家側耳傾聽:“請玄天大帝,敕四方龍神。得降甘霖,萬民得濟;神靈慈悲,賜雨濕地;生靈獲救,雨住水幹;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隻見陳道長一直閉眼念誦,於是漸漸百姓也跟著念誦。越念越齊,聲音越來越大,聲震原野,似乎可以上達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