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遇到困難不逃避,想辦法才是關鍵(1 / 2)

10.遇到困難不逃避,想辦法才是關鍵

俗話說,困難是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麵對困難,倘若我們隻是一味的害怕,逃避,那麼我們隻能做困難的奴隸,牢牢地被困難壓在腳下,倘若我們迎頭直上,敢於正麵的麵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困難,而不是一味的逃避,那麼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

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是一個人如何對待失敗。如果你的內心認為自己失敗了,那你就永遠地失敗了。諾爾曼·文森特·皮爾說:“確信自己被打敗了,而且長時間有這種失敗感,那失敗可能變成事實。”而如果你不承認失敗,隻是認為是人生一時的挫折,那你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有些人之所以害怕失敗,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自信心,其結果他們試圖將自己置於萬無一失的位置。不幸的是,這種態度也把他們困在一個不可能做出什麼傑出成就的位置。還有的人懼怕失敗,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第二次機會。在他們看來,萬一失敗了,就再也得不到第二個爭取成功的機會了。如果這些人都知道,多少著名的成功人士開頭都曾失敗過,就會給他們增添希望。

亨利·福特說:“失敗不過是一個更明智的重新開始的機會。”福特本人也有過失敗的直接體驗。他頭兩次涉足汽車工業時,以破產失敗而告終,但第三次他成功了。福特汽車公司至今仍然充滿活力,仍是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廠家之一。另一個有名的“失敗”故事的主人公是個年輕人。他的夢想是進入美國西點軍校,畢業後服務於國家。他兩次報考均未被錄取,第三次報考時終於如願以償。這個年輕人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後來他成為美國最高級將領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就像亨利·福特所說的一樣,他從來沒有放棄。

俗話說,困難是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麵對困難,倘若我們隻是一味的害怕,逃避,那麼我們隻能做困難的奴隸,牢牢地被困難壓在腳下,倘若我們迎頭直上,敢於正麵的麵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困難,而不是一味的逃避,那麼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

一位8歲的小女孩去教士家學刺繡,每當她走到教士家門口時,便會有一隻凶猛的雄鵝朝她撲來,好幾次還啄了她。女孩嚇得號啕大哭,再不肯去學刺繡。她的母親千方百計地勸她,但她說如果沒有人給她做伴,她是再不肯去學的。女孩的父親於是找了根長長的棍子交給他5歲的兒子,對他說:“希望你的膽子比姐姐大。”並告訴他如果雄鵝來了,你盡管大膽向它走去,然後用棍子狠狠打它,它就會跑掉了。

小男孩跟著姐姐來到教士家,剛推開院門,那隻凶猛的雄鵝便高高地伸著頸項,發出可怕的叫聲向他們衝過來,男孩的姐姐尖叫著轉身就跑。小男孩也想跟著姐姐跑,但他想起了父親的話,於是閉上眼,顫抖地伸出手中的棍子在周圍一通亂打,雄鵝終於害怕起來,大叫著回到一群鵝中間去了。

這個小男孩後來成為德國著名的電器發明家,他的名字叫西門子。他在七十多年後的《西門子自傳》中說:“因為童年的一點啟示,而使我終生受用,不知不覺地給了我無數次的鼓勵:遇到切身危險不要回避,要大膽迎上去,加以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