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南北疲奔命 173.留住山村(1 / 2)

173.留住山村

洪飛說:“我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出來有事,也可以務農、也可以做工、還可以教書,來這裏,我就是為了……”洪飛本來想說查找,可是要說查找會引起人家反感,他就說“我出門在外能做任何事,就是為了藏身……不信,我這裏有身份證,學生證,還有一個工花木公司的工作證……”

“好了好了!就憑你說這幾句話,我就信你大半!”話是這麼說的,老頭還是接過他的證件看了一下,然後還給他說:“我們也談半天了!我看你這小夥也不錯,又有文化,我就是想關心你:你說住在這裏,不知道你住在這裏想幹什麼?你總不能一直在這裏閑轉吧!總得找點事做,你說是不是?”

“你老說得對,我就是想找點事做,我剛才不是說過嗎,我什麼都能幹,可又不知道自己能在這裏找到什麼事做……”洪飛說。其實他心裏是在想,過幾天這裏的環境熟悉了,我還有事,不過才見麵人家又那麼熱情,他也不能說走就走吧!他得先住一段時間再說。

老頭不等他說完就說:“務農的活,這裏真的很多,現在土地都歸各家各戶了!再說,山裏的地也寬餘,誰家隻要有勞力,想多要幾畝地,也不是太難的,隻是,幹農活真的太辛苦了!從長遠打算我還是想讓你教書,從事你的本行……”

“老伯!你的心真好!我現在是走途無路的人,那裏還管本行不本行的,隻要能有事做,有飯吃就行,務農有什麼,我們國家大多數人還不都是務農的,再說,我在家時就務過農,幹農活對我來說,也不陌生!”

“你要是這麼說,就幫我幹活吧,在我們彭家溝的門宗裏,我排行老三,所以人家都叫我彭老三,我剛才也看過你的證件了,你叫洪飛!是吧!”

“你老也認得字!有文化!”洪飛笑著說。

“我小時候隻上過二年級,後來知青上山下鄉時,他們在村子裏辦了個掃盲班,我上夜校,又學了幾年,就是能認得幾個字,要說我能達到小學文化,也就不錯了。” 老頭說:

“這話我們還是不說的好,我們就說現實的吧!你要是跟著我幹好了,一年能多掙些錢,自然也少不了你的!”

洪飛說:“錢不錢的,我根本不計較,現在我隻要有個落腳的地方就行!你能收留我,我就會好好的跟你當然,我還有個想法,如果你們這地方能種植花木要,把全山溝搞成一個盆景基地的話,就會前途無量啊……”

老頭說:“這事以後你看行就做吧,你要是願意就跟我走吧!還有!你肯定還沒吃飯,早上先到我家裏去吃飯,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安排你,你在村裏先住下來,先幫我幹農活,再過一段時間,我還可以找人幫你看看我們村小學還要老師不……”說話間,老頭就幫他收拾行李,要帶他離開這裏,到老頭的家裏去。

當然,洪飛也不知此行對他的今後是吉是凶,在他尋找親人孩子的路上,他還想在這裏調查一下能不能做成他想的盆景基地,他也得在這裏停留一些時間才能決定,既然老天讓他走到這裏,老頭也邀請他,他就隻好跟著老頭走進山村……

夏末初秋時節,玉米已經長得有半米高時,這一天,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彭老三和洪飛鋤完了老莊院前邊那片玉米地,開始收工回家,他們扛著半圓鋤,每個人的鋤把上還捎上一捆從地邊挖下來的柴禾,一起從地裏要回到彭老三家的新宅院。

彭老三的新宅院,在老宅院和小河溝對麵的村東邊北坡頭,從老宅院向西偏北順著山路走約兩裏地就到了,雖然是離老宅院有這段路,但還是在村子最東邊,因為這個村子雖然隻有四、五十戶人家,但卻從溝口兩、三裏處,稀稀拉拉的延長了四、五裏地,這條溝有十多裏路長,溝道兩邊都住有人家,他們在這條山溝裏種莊稼,植樹,養竹子,住慣了山溝裏的彭老三,雖然挨著村中其它人住下來,但還是喜歡住在山溝的最裏邊,說是這樣清靜,進山也方便,不過現在他們住的地方最大的好處是不用過小溪也能進出山,因為他們就住在村子的主幹道旁邊。

說是村子的主幹道,其實是在小溪的北岸坡地上有約三、兩米寬的山間小道,村子的人們便在這條幹道的兩邊坡上、道下建起了宅院,像個長滕結瓜的樣子,傍著小溪綿延到山口,雖然這條山間小道不起眼,卻把這個山村同外界連接起來,走出這條小道,就能走到公路上,就能走到外邊的世界去。

由於彭老三的田地主要在老宅院附近,所以他們多半是在村東幹活,收工後就從村東的地裏,過了小河溝,沿著山路就回到彭老三的新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