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不知他為何這麼做,郭振笑了笑,沒有說話。金明當然知道這些手段都是在收買人心,他也笑笑,沒有說話。
三軍在邊關進行休整。三天後兵分兩路,由杜武、江子豪、金明等三人率領三萬將士走一條兵力相對較弱的路徑攻向代國首都。而由郭振、彭龍、孫戚率領七萬將士走一條兵力相對較強的路途攻向代國首都。兩軍在代國首都彙合。
大陶軍便按照這樣的命令,兵分兩路全速前進。
杜武一路軍隊憑著雲梯戰車和眾將士堅定的信心輕而易舉地取得了一係列的勝利。由於他們對待戰俘的態度很好,所以有的地方的百姓受不了當地官員的貪汙暴虐,便殺了守將,出城投靠他們,有的甚至還加入了他們。
這樣一路下來,再加上那些熱情高漲的武林人士兵力居然已經有七八萬了,這讓杜威感到開心。而金明卻在這個時候勸道:“將軍,這樣下去,我們的軍隊就會沒有戰鬥力的,軍隊在精而不在多。但是現在,我們的軍隊突然多出了這麼多人,而我們又沒有訓練過他們。這樣,會造成軍令不能下達,又或者是軍令執行速度太慢。而且我們不能行軍太快,如果行軍太快的話,萬一我軍失敗了,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金謀士,這你就不懂了,兵貴神速,慢吞吞地行軍會延誤軍機的。再說了,別人懷著熱情來到軍中,我能拒絕別人嗎?如果那樣做,便會大大降低我大陶兒郎參軍的熱情。還有,人多不好嗎?我就不相信我們七八個人還打不過他們代國一個人呢?”杜威說道。
“可是打仗並不是靠人多,曆史上有多少以少勝多的例子,我覺得這樣做還是不妥。”金明說道。
“你懂什麼,老子打仗的時候,你還沒出世呢?這軍事的事,老子懂得比你多,別以為你會一些點子,就很了不起。我告訴你,你隻是一個謀士,這兒做主的人是我。”杜威怒道。
“金謀士,這一點,我也幫不了你了。杜將軍先前的話很有道理,我支持杜將軍。”江子豪說道。
金明無奈地點了點頭,歎了一口氣,很無奈地走了出去。他現在知道了,原來有些事情自己是真的沒有辦法改變的。
五個月後,大陶軍隊與代國軍隊在代國國都附近的一個小縣城相遇了。雖說大陶軍有七八萬人,代國軍隊隻有一萬多一點。可是大陶軍隊由於長期的勝利,讓他們以為這一次對方隻有一萬多人,隻要他們一人吐一口水就能淹死敵人。更何況還是拿著武器去殺對方。這樣便滋生了他們驕傲的情緒。
可是兩軍相鬥,大陶軍卻潰不成軍,敗得很慘。原因很簡單,代國軍隊雖然很少,但是長期訓練有素,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而相比之下,大陶軍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雖說也有精銳的軍隊,可是兵敗如山倒,戰場上一旦有人後退,即使是訓練再有素的人也會心生退意的,自然也就跟著退了下去。為什麼呢?他想別人都逃了,我為什麼還要一個人傻傻地呆在這兒,孤軍奮戰呢?那不是等死嗎?
大陶軍後退,相互踐踏,死傷無數。杜武現在終於知道金明的話很有道理了,可是悔之已晚,他一個勁地捶胸頓足。
江子豪也沒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下子慌了神,沒有了主意。
金明這時卻很鎮靜地說:“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沒有敗哪來的勝啊。現在我們需要的是屢敗屢戰的不懈精神。眼下我們還是快逃吧。俗話說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