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營銷推廣(1 / 3)

在營銷推廣方麵,大多數手機廠家采用的是電視宣傳、戶外廣告等常見營銷方式,小米手機則針對手機發燒友,借助論壇、微博、微信等免費平台,采用口碑營銷的手段,不花一分錢的廣告費。並且這種營銷方式能讓小米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最小化,小米能更精準地找到用戶需要什麼,喜歡什麼,使得每次營銷推廣活動的效果都能達到最大化。

在銷售方式上,小米以龐大的粉絲隊伍為根基,推出電子商務直銷模式。在小米官網平台上,用戶先要預約,然後在每周二的12點搶購,搶購成功小米再發貨。這種模式讓小米掌握了第一手銷售信息,做到“以銷定產”,保證庫存成本最低、資金流轉速度最快、中間渠道費用為零。另外,這種營銷方式對用戶心理有很大刺激,搶到的人會有一種成就感,搶不到的人會產生緊迫感。電子商務直銷模式成為其他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優勢。

另外,雷軍對移動互聯網有很深的了解和研究,在小米身上實現硬件(小米手機)、應用軟件(米聊)、操作係統(MIUI)的整合,三者互為平台、資源共享,形成小米獨特的競爭優勢。硬件強悍的競爭對手沒有以用戶需求而生的軟件係統,軟件係統突出的競爭對手沒有小米硬件的高質量與低成本組合,更沒有小米龐大的高黏性用戶群體。

雖然小米是新創公司,沒有品牌、沒有知名度,產能不足,但雷軍卻擁有很多資源,可以借力許多關聯公司,如金山軟件、優視科技、多玩、拉卡拉、凡客誠品、樂淘等。這些關聯公司使小米能享有其他手機廠商都不具備的合作優勢,輕鬆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附加應用價值。小米初期借用凡客的物流係統,小米收購多看、推出小米盒子,這些都源於“雷軍係”的平台係統。

營銷大師邁克爾·波特指出,差異化戰略的重點是創造被全行業和顧客都視為獨特的產品和服務,它可以培養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創造出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正如移動互聯網實驗室所分析的,小米創新性地引入了蘋果的移動互聯網品牌核心戰略,實現了差異化定位,借此擺脫掉競爭對手,開創了一片隻屬於自己的藍海。

如何找到藍海?《藍海戰略》指出,企業首先要自問四個問題:很多產業一向所關注的競爭因素,有哪些是可以完全剔除的?有哪些是可以減少的?有哪些投入是需要提高的?有哪些競爭元素是需要創建的?回答完這四個問題,企業就能創造出新的價值曲線,在競爭市場上脫穎而出。

小米的差異化戰略,就是根據“微笑曲線”做加減法,在服務和研發環節上加大投入,在營銷和物流上控製成本,將製造環節剔除,注重產業鏈的組織與整合。這是互聯網時代創業型公司可以複製的路徑,剛開始可以沒有資源、沒有用戶、沒有品牌,白手起家,但一定要找準核心競爭力,衝入藍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活化石”與“磨刀石”。“小米科技、奇虎360兩公司撞機,‘小3’大戰一觸即發。”2012年5月,周鴻禕和雷軍這兩個湖北人為各自推出的新款手機而對撼,一個強硬,一個倔強,誰都“不服周”(武漢方言,意為不服輸、各不買賬)。

周鴻禕曾說:“競爭對手是自己的磨刀石。”話雖這麼說,可他更像一塊堅硬的石頭,霍霍然總想磨別人的刀。在IT行業,周鴻禕幾乎和所有的大佬都交戰過。他不畏懼強敵,深信“不顛覆一定不會成功”,這回他瞄上了老鄉雷軍。如果說周鴻禕是“磨刀石”,那雷軍就是互聯網的“活化石”。在他擔任金山總裁時,曾請周鴻禕吃過飯,據說這是湖北老鄉來北京的第二頓飯,那時馬化騰和丁磊等日後的大腕還隻是金山的站長。

畢竟時過境遷。2012年5月18日上午10點,雷軍的“小米青春版”雙核1.2G手機上市放購,定價1499元。當天中午,周鴻禕的首款360特供機1.0G雙核“華為閃耀”橫空出世,不僅將價格也定在1499元,而且自稱國內性價比最高,還以“青春在這裏閃耀”宣傳,看似與“小米青春版”直接“叫板”。對此,小米公司副總裁黎萬強當天發微博對性價比提出了質疑。隨後,周鴻禕和雷軍先後卷入其中,雙方從零部件、CPU、芯片等技術問題一直吵到“人品”問題,一時間微博助推,粉絲站隊,水軍湧動,這場針鋒相對的口水大戰愈演愈烈。21日,馬化騰也加入其中,發微博助陣雷軍,暗指周鴻禕是個“演員”:“劇情、套路、表情每次都差不多。”2010年11月,騰訊和奇虎之間爆發的3Q大戰勝負未分,在他看來,這是兩年前的舊戲重演。

不過,雷軍更願意將這次論戰視為2010年金山和360“口水戰”的烽煙重燃。2010年年底,金山爆出“360泄露用戶隱私”事件,360卻反指“金山搜集用戶隱私”,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最後鬧到工信部介入調解,才暫時平息。

好景不長,握手言和還不到一年,兩人又杠上了。2011年8月底,兩人因偶像而起的論戰可視為小米與360的第一次交鋒,為一年後的交鋒埋下伏筆。

2012年2月,蘋果將360在AppStore的應用全部下架,產品質量本無問題,乃是部分產品被刷票所致,盛怒之下,360將矛頭指向金山網絡,痛斥後者惡意散播負麵言論,將提起訴訟。金山毫不示弱,也表示將對360的汙蔑、誹謗行為提起訴訟。那時兩人的共同偶像喬布斯已離開人世,可門徒因其而生的糾葛仍在繼續。雷軍學到了“極致追求”和“服務老用戶,影響新用戶”的理念,並將其視為小米崛起的利器;周鴻禕對“微創新”與“拿來主義”讚不絕口,這將是360手機的製勝法寶。師出同門,打法卻迥然不同,誰將笑到最後?時逢互聯網亂軍混戰,無人能答。

和喬布斯一樣,周鴻禕和雷軍都是爭強好勝、個性分明的人。周鴻禕深信“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並對自己“堅忍不拔、不服輸”的性格比較滿意,在原則麵前從不讓步。在他看來,“江湖混久了,活著就是硬道理,活著就有機會。”而360手機的成敗,是關乎他能否“活下去”、生死存亡的大事,他必須堅持到底。相較而言,雷軍身上謙虛低調、溫良恭儉讓的一麵更多,但他亦曾放言:“這(小米)是我人生中最後一件事情,幹完拉倒!”這種破釜沉舟的氣概決定了雷軍對待小米的態度:任何試圖點燃小米的星火,都會引爆雷軍的火藥桶。好在兩個人都很講義氣,周鴻禕認同“商業上還是合作為上的原則”,雷軍推崇“順勢而為、廣結善緣”,所以如果哪天這兩個冤家“相逢一笑泯恩仇”,也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