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前言(1 / 1)

誰發明了音樂?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可是我們相信,最早的音樂是人類唱出的一支歌。人們一直用他們的聲音表現自己的感覺——他們的歡樂和悲哀。想一想大衛王為頌揚上帝而謳歌;教堂裏的聖經合唱;早期黑人對痛苦和希望的神聖的表現。所有這些都是音樂。

我們知道,人類早期的繪畫產生於石器時代,大約是公元前6萬年的時候。可是,原始的音樂很難確定其形成的時期。音樂不像繪畫和雕塑,人人得以眼見,它必須通過表演才能被聆聽和感受。一支歌,一段鋼琴曲,隻“存在”於我們聽到它們的時候,隨後它們就消逝了。人們可以幾千年時間注視一座雕像,可是僅僅在一百年前,世界上還沒有留聲機、錄音機、收音機和自動唱機。從前的人無法像今天的人那樣,按一下按鈕或轉動一下旋鈕,就能聽到音樂。

即使今天,並不是很多年輕人都有機會在家中或學校裏學習音樂;能夠讀樂譜的人更少。隻有經過特別訓練的音樂人,才能通過讀譜“聽”音樂。一位著名的樂隊指揮曾經告訴我,他用他的“內耳”諦聽音樂。還有一位坦言他讀著樂譜入睡,如同一些人讀偵探小說。可是,大多數人隻在接受表演時欣賞音樂——包括古典的和流行的樂曲。

音樂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對一些人,音樂是做家務(或閱讀、玩耍、遐思)之際收音機或錄音機發出的聲音;對另一些人,音樂意味著音樂廳的傍晚,教堂的管風琴,爵士樂的節奏,電視上的歌曲,錄製的海費茲(1901-1987)、卡薩爾斯(1876-1973)或魯賓斯坦(1829-1894)的協奏曲。

音樂,每一種音樂,都是生動的,它大約比別的藝術更貼近我們的心靈。一支情歌不需要歌詞,在樂聲裏就可以表現。在無聲電影時代,某種基本的情感——愛、憎惡、妒忌、痛苦和恐懼——由音樂伴隨。當最後的追逐出現在屏幕上時——英雄追逐壞蛋,壞蛋騎在馬上,緊捉靚女威脅要殺她——樂池中鋼琴師迅捷地轉向羅西尼(1792-1868)的《威廉·退爾》序曲和觀眾——畫麵無論顯示出在世界的什麼地方,都無關緊要——立刻就會知道將發生什麼事情。

音樂確實有一種普遍的意義。它影響著年輕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它帶給他們歡樂和悲哀,是他們不可缺少的東西。很難想象一個家庭一天中聽不到一點音樂(至少會有一點聲音)。我們在各種場所——電梯上,飯店休息室,飛機上——都會被音樂包圍,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它。

音樂是一種有益的藝術,它將給試圖了解它的人以豐厚回報。這沒有什麼不同,無論你嗜好巴赫或爵士樂,莫紮特或搖擺舞曲,披頭士的節奏或貝多芬的交響曲。如果你開始愛上音樂,你將發現它會隨時陪伴著你。你會希望更多地了解音樂——誰譜寫了它,它怎樣被演奏。最後,也許你會想自己演奏音樂,你將得到充分的回報。有比唱一支歌更美的事情嗎?對了,演奏音樂總有一點像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