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鬼神知道以他現下的能力根本不足以與妖族和巫族之中任何一族相提並論,他清楚自己的修為在黑暗之地算得上是天下第一,但相較於妖族的東皇太一和巫族的十大首巫來說,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於是鬼神窮精竭力的治理黑暗之地,他打算先將黑暗之地建立成一個強大的國度。鬼神首先昭示天下,將黑暗之地更名為九幽冥域。他認為自己的子民長期生活在黑暗與陰邪之中,便如同幽幽鬼眾,所以他將自己建立的國度稱之為鬼教,他設立鬼穀子為一教之主,而他便是鬼教的一代鬼穀子。
鬼神勵精圖治、秣馬利兵,鬼教日益強盛,漸漸崛起,便連妖族與巫族的王公權貴也有所耳聞。當然這些人知道有東皇太一與十大巫首在,鬼神鬧不起多大的動靜。恰恰就在那個時候,鬼神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率兵東來,突擊妖族與巫族,連克幾城,所到之處盡是戰火與屠戮。鬼教中人一直被妖、巫兩族困在九幽冥域,此時重見天日,瘋狂邪惡的血液讓他們殺紅了眼睛,征服的欲望讓他們視生命如草芥,盡情砍伐。鬼神率部途徑各處均告大捷,妖、巫兩族無一城池能抵擋得住他的鋒芒。
此事終於驚動了正在酣戰中的東皇太一與十大首巫,兩族協定停戰聯盟,共禦鬼教來襲。雙方各自出動十五萬人馬,與鬼神的十萬鬼眾相會於皇母山天沆池。天沆池一役,鬼神大逞雄威,屠殺四方。鬼教十萬餘眾雖然遠不及妖巫二族,但由於他們長期在嗜血廝殺之中生存,以及他們被拋棄在黑暗之中對造物者的怨恨,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士氣,竟然以一敵三,大敗東皇太一與十大首巫合眾三十餘萬人馬。鬼教因此一戰威震天下,旌旗萬卷,戰火連天,大軍揮到之處小兒夜裏不敢啼。太古各族盡皆動容,那些一直被妖族、巫族壓製的小部落紛紛降靠鬼教。
但這妖首東皇太一畢竟是東皇太一,太古第一帝王,又豈是浪得虛名之輩。東皇太一一戰敗逃之後,自知此戰盡皆敗在妖族妖眾太過輕敵,畢竟妖族人人皆認為乃他們當世第一大族,對這些九幽之地來的鬼眾絲毫不放在心上,殊不知這群鬼眾在戰爭之中如此驍勇善戰。於是東皇太一費盡心機搜羅神鐵神火,自掌天地熔爐,鑄成流轉千古的無上神器東皇神鍾。
鬼教攻伐妖族萬壑城,東皇太一親自督戰,借東皇鍾的神力,鼓舞三軍,堅守萬壑城三月有餘,會同巫族十大首巫大軍,將鬼教十萬鬼眾聚而殲之。鬼神緊緊隻帶出一萬殘兵敗將突圍而去,東皇太一乘勝追擊,將他們又趕回九幽冥域,收複失地。鬼神逃回九幽冥域之後,因為受了東皇鍾的神力,加上這幾十年征伐之中舊傷複發,含恨而亡,鬼教也因此一敗,一蹶不振,東山再起茫茫無日。
據稱鬼神死去之時,將畢生修行所悟彙成一部陣法,他用自己的血液將這部陣法記載在不死神樹的樹皮上。這部陣法便是後世的五帝君臨陣,鬼神血書完這部陣法之後,對著不死神樹磕了三個響頭,狂笑半天便就與世長辭了。也是奇怪,那些親眼看到鬼神將陣法記載在不死神樹上的人,等待鬼神死後,竟在樹上再找不到那部陣法。到了上古之時,據稱隻有有寥寥幾位聰慧通天的鬼穀子在不死神樹上悟出這部陣法,修成驚天動地的修為。然而便在屈指可數的幾位鬼穀子之中,竟是無人能夠勘破五帝君臨陣之中的至高精義五帝子之身。
這伊尹本是離樹之精,生長在不死神樹的旁邊,也是受了不死神樹的靈氣,忽有一天得悟天道修成人形。想來伊尹也是從不死神樹之中也是看到了五帝君臨陣,修成了此功法,練就了一身驚世駭俗的修為。後來他便以這這身驚世神通鎮服了當時的鬼穀子,鬼穀子特意為他在鬼教中設了大巫一位,地位尚在一屍六禦十三殺伐之上。
伊尹也是受了不死神樹的熏陶,心中萬千抱負,野心蓬勃,望欲征伐天下。所以伊尹對這懦弱無能、毫無胸誌的鬼穀子極是痛恨,但鬼穀子畢竟是一教之主、無所不能,伊尹也是奈何他不得。不過他已然沒有心思留在九幽冥域,於是他在五帝君臨陣中悟得先機,投靠了當時的周國君主成湯,替成湯打下大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