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百善孝為先(1 / 1)

敬重父母

子女對待父母,應當以敬重為先,認真對待自己對父母的一言一行。與父母講話、辦事時,一定要講禮貌、守規矩,時時刻刻按照禮儀規範行事。對於父母的批評與指教,子女應認真恭聽、虛心接受。無論從哪方麵講,父母對子女的苦口婆心,都是愛的表現。明白了這一點,即使言詞有些偏差,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切不可強詞奪理、當場頂撞,或是不屑一聽、揚長而去。不要過分誇大與父母的障礙,更不能一味認定父母跟不上時代。

不讓父母擔心

在家裏的時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稟告,不管你去得遠或者近,也一定要講明我到哪一個地方,好讓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現在的社會環境很複雜,治安也沒有以前的好,所以為人子女一出門就一定要向父母稟明到哪裏,什麼時候回來。絕對不能讓父母為我們的行蹤擔心。

孝順父母

孝順長輩,是人類共有的美德,是一個人應盡的義務之一。一個人,不論做什麼工作,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都要相報。孝敬父母不僅是指物質上、生活上的幫助和照料,還包括精神上的慰藉。父母晚年時可能身體欠佳,備感孤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老少兩代密切相處。代溝,是老少相處的主要問題,並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雙方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是解決代溝的前提。

孝順父母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現在父母吃藥就方便多了,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要按時讓父母服藥。這個時間我們要經常注意,不可以服錯藥。尤其病情危急的時候,更應該守在床邊,稍微的閃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惡化。所以在這個時候為人子女應該要很細心的來服侍。能讓父母在晚年的時候,得到好好的照料。

與父母溝通

一定要心平氣靜地和父母溝通,最好是能把父母看成自己的好友。發生爭執時,要先想想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或者是不對的地方,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反省改正錯誤。如果是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要與其爭吵,要坐下來與父母溝通一下,相信父母也會接受你的看法。而且在解決這個問題時雙方都要冷靜,因為煩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父母溝通,加深彼此的理解。

父母對子女的禮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事事成為孩子的榜樣,把孩子培養成文明社會的一員。父母對子女既要民主親切,又要注意身份距離,做到有禮有節,角色分明。多與子女交談,建立感情。注意發現子女的優點特長。注意傳授個人禮儀、家庭禮儀、待客禮儀,並且維護孩子人格自尊,不在客人麵前教訓孩子,不在孩子麵前議論老師、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