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寒譚麵積極大,可分為日譚和月譚兩個部分,中間有一座小島,小島約摸十裏方圓,名曰冰晶島,島中有一冰晶寒池,深入千丈,池低極其冰寒,而在那萬丈池底,經過數百年的時間,凝聚出了天地間最最冰寒之物"寒譚冰晶",而此時有四道身影正站在那冰晶寒池前。
看著那小池表麵上覆蓋著一層層的霧氣,林風不由皺了皺眉頭,旁邊的空覺大師雙手合十道:
"這冰晶寒池的水寒冷刺骨,而越往下水溫越低,要想取得寒譚冰晶,更是要深入千丈,便是老衲,也是無能為力。"
林風深吸了一口氣,卻是說道:
"這寒譚千丈之下,水溫必定極低,但是最可怕的,還是那水壓了,若是貿然入譚,恐怕會有被撕碎的危險。"
一時,四人皆是無語,眉頭緊鎖,默默的看向那冰晶寒池。
蕭雪芊咬了咬牙,這邊的四人,據她的想法,那空覺大師修為最高,空成大師次之,而林風可能不及她自己,眼下空覺大師卻說連他都取不到寒譚冰晶,而眾人又是為她的師姐治療傷勢而取冰晶,故而眼下隻有自己下水了,況且她們天意門無極天象決本就是掌控天象五行,其中控水能力更是精妙,想到這裏,她臉色一正,卻是開口說道:
"還是由我去吧!"
旁邊三人皆是一愣,看向了身邊這個謙遜有禮,總是安靜待在一邊的女孩。蕭雪芊絕美的臉龐上映一道堅毅,顯然她已經下定了決心,空成卻是沉吟一聲,道:
"這寒池比之天山雪池還要更險惡百倍,我與師兄亦不敢輕易下去,蕭姑娘若是下水有個意外,我等卻是難辭其咎!"言下之意,卻是反對她的自薦。
旁邊的空覺大師亦是這般想法,輕應了一聲。隻有一旁的林風,雙眼緊緊的盯著那水池,眼神變幻,卻是不知在想些什麼,忽的回過頭來,望著三人道:
"其實要下到這寒池之底,卻也並非一定要我們自身下去!"
三人臉色皆是閃過一絲迷茫,旋即,那空覺大師臉上露出一個特別的意味,沉聲道:
"林風小友想說的莫非是"煉神返虛"之道?"
"煉神返虛!"蕭雪芊與空成皆是一震,卻是看向那林風。
林風淡笑一聲,眼神卻是再次飄向了那寒池,
"的確是"煉神返虛"之發!"
蕭雪芊卻是秀眉一挑,疑惑道:
"相傳這"煉神返虛"之法極其玄奧,乃是中古道教祖師張道陵所創,修煉到至高境界,可以達到元神出竅的境界!"
"正是如此!"林風沉吟一聲,說道:
"這寒池千丈之下,若是貿然進入,恐怕極其危險,而如果是元神出竅,便可以毫不畏懼了!"
三人聽他這般說來,皆是緊鎖眉頭,這煉神還虛修煉之法共有九層,又稱九年關,象征道家九九歸一之數,唯有將九道經脈裏的真氣凝聚在一起,凝結成一道元神,方才成就這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而這凝聚真氣,聚氣化神說來簡單,實則十分艱難,非大智大毅力者難成之。乃是將真氣修煉到至純至淨的境界,通過丹田凝聚成一股後,再進入經脈凝固修煉。這一修煉過程猶如剝經抽骨,繼而達到脫胎換骨而將奇經八脈何為一體,而周身真氣在新生靜脈中乳哺溫養,方可煉就元靈之神。
也就是說由肉體修煉而轉入精神修煉,即由煉身聚氣轉煉神化靈,使元神最終出竅,達到無為入定之境。道宗修煉家多修“虛無”,即抱元守一,一切入於虛空之中,一切圓明,返本歸根,明心見性,乃是道家不傳之秘,中古時期道宗便是憑借這一神通而睥睨天下,號令四方,其中玄奧,可見一斑。
沉思片刻,蕭雪芊終是忍不住問道:
"這"元神出竅"近乎傳說,而道家亦無傳人行於世間,如今我們又到哪去找一個到達了元神出竅之境界的人來幫我們下水取那寒譚冰晶呢!"
空成大師亦是一臉疑惑的看向林風,說道:
"相傳道家祖師當年閉關九九八十一天,終於領悟大道,這一點,倒是和我們佛用菩提祖師極為相似,隻是我佛宗祖師留下佛揭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即是表明道在人心,心本無塵,塵即是心,而道即是心。無心無塵,道卻在心。那道宗之道,卻是指明萬物皆為一,天為氣,地為氣,人亦是氣,故而人便是天地,而天地與人本就是一體,故而道即是氣,道亦是天地,人便是道,道即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