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殺了皇帝劉和後,群臣自然順水推舟,請劉聰繼位為帝。
劉聰雖然喜歡當皇帝,但假惺惺還是要假一下,當下連忙推辭,說北海王劉乂是單皇後之子,最有資格做皇帝。
劉乂一聽,劉和更是單皇後長子,更有資格做皇帝,還不是被你殺了?真是騙死人不償命,老子去當這個皇帝的話,死得渣都沒有!當下打死也不肯當這皇帝。
薑子陵連忙上書,請求劉聰當皇帝。
劉聰裝出百般無奈的樣子,最後勉為其難,當了這個皇帝了,同時下旨,說劉乂長大之後,要將皇位讓給他。
這話,當然連三歲小孩都知道是鬼話。
劉乂自然不會相信他這鬼話。
劉聰接著冊立劉乂為皇太弟,改元光興,尊劉淵妻單氏為皇太後,其母張氏為帝太後,妻子呼延氏為皇後,兒子劉粲為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石勒為並州刺史。
晉懷帝司馬熾在司馬越死後,真正掌管了晉國的權力。
可惜的是,晉國通過八王之亂的折騰之後,實力已經大打折扣,但也有十幾二十萬的兵力,對付劉漢,雖然未必能擊敗,但幾碼也不是完全處於下風。
是時候展現晉懷帝的本事的時候了!
他任命苟晞苟晞為大將軍、大都督、督青、徐、兗、豫、荊、揚六州諸軍事,直接抵擋劉漢;傅祗為司徒,尚書令荀藩為司空,加王浚大司馬、侍中、大都督,督幽、冀諸軍事,南陽王模為太尉、大都督,張軌為車騎大將軍,琅邪王司馬睿為鎮東大將軍,兼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
另外,劉琨為西北大將軍。
對苟晞的任命,自然沒有看錯人,我們下麵再說。
對司馬睿的任命,更是為東晉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琅邪王司馬睿去到了建業,以安東司馬王導為謀主,推心親信,每事谘詢。
司馬睿向來沒有什麼名聲,吳人有勢力的,誰也不依附他。
他在建業有一段時間了,士大夫沒有一個鳥司馬睿的。
王導想出主意,就是叫司馬睿外出,乘肩輿,具威儀,王導自己親自跟隨。紀瞻、顧榮等望族之人見了很驚異,拜於道左。
王導勸說司馬睿:“顧榮、賀循,他們在士族中有威望,要是結交了他們,那麼,所有的士族都會來了!”
司馬睿於是任命循、榮為吳國內史和軍司,加散騎常侍,又以紀瞻為軍祭酒,卞壺為從事中郎,周玘為倉曹屬,琅邪劉超為舍人,張闓及魯國孔衍為參軍。
這樣一來,江南的士族們,紛紛認可了司馬睿。
他在江南一帶也站穩了腳跟,為後來稱帝打下基礎。
這是後話,表過不提。
劉聰手下將領石勒擊敗王衍之後,兵力大盛。
苟晞見劉漢強大,洛陽又正饑荒,當下上表請求遷都倉垣,並派從事中郎劉會率船數十艘,宿衛五百人和一千斛穀糧護送晉懷帝遷都。
晉懷帝知道洛陽不可久居,當下答應了。
可是,朝中官員貪戀洛陽中的財寶而不願離開。
晉懷帝見官員不肯,也理會不了那麼多,當下直奔倉垣。可惜的是,他沒有足夠士兵守衛,出宮不久就被盜賊掠奪,被逼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