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君子與小人之論從未停止,因為幾千年來人始終還是那群人,所以人性從來都未曾發生改變,而人性當中的一切好與壞,貪嗔癡恨,也從未曾發生過變化,因此自古以來品行高尚的人總是少之又少,能做聖賢之人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所以自古以來變得隻是時光不可逆而非人。
共情於任何時代之下的任何受苦受難的人,任何時代之下的任何人都有各自的不容易,理解是善意而非卑微或是軟弱,做事坦蕩大方是正道而非張揚,在明白了這樣一個大格局大前提之下接下來要分享的內容就有意義了,而文初的話題也有承接了。
其實,人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個生命體,也是很簡單的,就如萬物一樣一生不過就是生老病死,整個過程就是為了活著,再沒有其他多餘的意義,然而就為了這一個意義,人窮盡一生都要吃很多的苦,這些苦不僅僅隻是物質匱乏的苦,而是為了活下去的苦,艱辛和不容易,是所有人一生都要經曆的修行。
小動作和小人行徑其實也是很苦的,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一些小動作,不得不做一些區別於君子高風亮節的小動作,走一些偏門小路。
心魔作祟的時候天都塌下來了一樣,人生從未有過的體驗恐懼,明明精力旺盛能力很強,可是心力很弱,一切都支棱不起來了。悲傷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衝擊著生命和能量,滿眼看到的都是絕望和痛苦。人世間的一切其實都很苦,人們受的累,遭受的委屈,為了活著遭受的傷害和尊嚴踐踏,這一切都是苦。都說窮是原罪,事實上窮並不是原罪,真正的原罪是沒有希望的心力交瘁,大環境蒼生輪回之下的一切閉環管理導致的。
人世間的苦千變萬化,每個人都要遭遇這樣那樣的苦,艱辛的活著,想擁有風骨的活著,更是難上加難,無奈不是所有人的骨頭都很硬,都可以活得很有風骨,活得光明磊落,所以如今回頭去看,那些上不得台麵的小動作,小人行徑也是被迫無奈。
恐懼感,產生的前提就是心力衰竭。當一個人對生開始意誌消沉的時候 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透明,解脫就是唯一的欲望。
所以,如今看來,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有各人的品行其根本原因都是想湊合著活著來得過且過,過不去也得過去。高風亮節的陽春白雪那都是有基本條件的,墮落與堅守那是需要風骨的。除非,一直堅守初心不肯向現實妥協,也不低頭,不怕吃苦受累,能忍受得了一切苦難。
熬過去就好了。可是當下的心力衰竭如何拯救?寄希望於神明?神明存在嗎?無神論和有神論的信仰區別,內心裏的心力選擇,能量應對的壓力測試,光明磊落以及黑暗後麵的殘暴,現實生活就是如此豐富多彩,單純的隻想好,那麼就得學會應對一切世態的小動作與小人行徑,以此來做經驗強大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