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我知道,你看見我給一個九歲大的孩子講世界史時,一定會瞪大了眼睛,並且質疑:“孩子才九歲,學這些會不會太早?”請轉身看看身邊的擺滿了各類科普讀物的書架,我們的孩子正在那裏流連。九歲正是孩子們的好奇心慢慢長大的時候。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好奇心引領著我們發現了無數珍貴的事情,我相信直到現在,你的記憶裏總有些珍貴難忘的東西,正是在九歲,或者更小一些的時候發現。

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僅對孩子講關於地區或國家的曆史,無疑將錯過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最好時光。我想起我小時候的美國曆史課本。在那裏,時間的第一步開始於哥倫布剛剛到達那美洲的那一刻,所以,對當時的我而言,1492年成為了一切的開始。你看,這顯得多麼狹隘,就跟一個住在德克薩斯州的孩子隻知道德克薩斯州,而不知道有美國一樣狹隘。

但是,你先前的擔心也並非毫無道理,因為一個九歲大,或者更小一些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許多抽象的日期,地理位置。我曾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陷入這樣的苦惱中:為什麼孩子們總是記不住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發生在哪一年;我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們會說出“公元653000年”這樣奇怪的詞;我們更加不懂,為什麼孩子們會認為意大利是佛羅倫薩的省會……我努力用著自認為再簡單不過的語言一遍又一遍講解,一次又一次重複,但孩子們的思維仍然像一座巨大的迷宮,我們已經迷失在他們奇妙的想象中。我問自己,這一切是不是真的無法改變?

但當我們回頭一想,在我們同孩子們一樣大時,對於那些古怪的名字,複雜的日期,繁雜的世界地圖,我們一樣充滿了迷惑。這些東西就像一下子圍籠在我們身邊的許多陌生人一樣,沒等我們一一認識,就呼啦一下,全都不見了。

所以,是時候用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為孩子們講曆史了。

這時候我想到了古希臘的吟遊詩人,他們講述曆史的方式總是讓人驚歎。在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仿佛有一根絲線將散落一地的曆史珍珠串起。所以,我並不希望一個九歲大的孩子能對政治,經濟,文化概念本身做出多麼深刻的理解。我倒更願意隻給他們一幅曆史全景的白描圖樣,裏麵的內容不會太多太複雜。當然,我會在故事裏加入一些啟示性的描述,給曆史增加血肉,以對抗閱讀的枯燥。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時間的框架裏將曆史看作一個整體,至於裏麵的細節與色彩,我希望讓他們在今後的日子裏自己來慢慢填充。

不過,無論我以什麼樣的方式講述曆史,能將這些知識吸收進大腦的決定性因素還在於孩子,所以,請不要忘記隨時向孩子們提問,無論是人名,地名還是時間。這種重複非常必要,就好像你在介紹剛搬來的鄰居的小姐姐給孩子們認識一樣,你必須在孩子麵前不斷地重複這個小姐姐的名字,否則他們可能轉頭便忘記了。因此,讓孩子們的腦子動起來,讓些知識變成圍繞在他身邊,就像伴隨著他成長的夥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