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遠處傳來一陣小孩的哭聲,是誰,在這月圓之夜而迷途。
“嗚嗚……”聽!聲音越來越近,腳步聲開始淩亂……呀!跑來個俊美的孩子,但他是誰家的孩子?
“唦唦……”簌簌作響的草叢,夾雜著北風呼嘯地嗚咽,遠處傳來一陣飄渺的聲音,若有似無:
“喲!快瞧瞧,這是誰家的孩子,竟然在這麼不祥的時辰迷了路!”
那男孩似聽見了,停止哭泣,循著聲音看去,卻不覺愣住,嘴唇微張,眼中有絲驚恐,略帶了些驚歎。
空中滿月高掛,周圍沒有一絲雲霧,似有一個藍色影子,遮住了月亮,慢慢的,影子顯出輪廓,長長的頭發如墨,蒼白的臉頰似雪,紅紅的唇瓣像血,穿著一件白白的綢緞袍子,無一絲汙痕,身上的環佩聲叮咚作響,周身閃著點點幽藍色的光。
起先他低著頭,然後緩緩揚起臉,麵如冠玉的樣貌讓人窒息。他的眼睛很漂亮,長而狹的眼瞼包著黑色的眼珠,如波瀾不興的黑海,卻似還有些嗜血的欲望在燃燒著。他看著草地上站著的男孩,在空中緩緩行進,赤足踏著空氣的聲音有些沉悶,伴隨著叮咚作響的聲音有些魅惑,使人有些迷離。
男孩就這樣愣在原地,他感到有一絲暈眩,腿在發軟,他想喊出來,喉嚨卻像堵了什麼似的說不出話來。他就這樣看著那個幽藍色的輪廓慢慢靠近自己,看著他落在了草地上,但卻沒有完全著地,而是落在了草麵上,正在一點一點地走向自己……
忽的一陣冷風吹過,男孩打了個寒顫,看著離自己越來越近的那抹幽藍色,回過神來,慌忙地轉身往著不遠處的一條河跑去,河上有座橋,橋上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掛著一盞破燈籠,燈籠裏的一小截蠟燭在被風吹的忽明忽暗,橋的另一邊是一座破敗的廟宇,裏麵住著一個寒酸的窮和尚。
“咯——咯——”遠遠的,傳來一聲接一聲,敲打木魚的聲音,伴隨著喃喃地念經聲。
“呼……呼……”男孩踉踉蹌蹌地向著那點光亮跑著,幾次險些仆倒在地。男孩想起了村裏流傳著的一個傳說:曾經村子裏有人家生了個孩子,卻在某一年中秋前夕的時候早夭,那家人很傷心,給他立了個墳塚。後來有一天,村裏人無意間發現那孩子的墳堆下降了,他們以為是降雨造成的滑塌。可幾年後重修墳墓的時候,打開棺材卻發現裏麵空無一物,那孩子的屍骨也不見了。眾人十分驚恐,慌慌張張地重新堆砌了那孩子的墳,回到村裏以後便開始眾說紛紜。有人說每個月圓之夜能看到一個優雅男子在空中行走,麵容姣好,紅唇蒼顏,而且他,不會老。隻要被他盯上,會被吸幹血而死,脖子上隻留有兩個齒痕。他們說這男子就是那個男孩長大後的樣子,月圓之夜子時出來遊蕩,到醜時消失回到地府,然後等待下一個月圓之夜。
男孩想著這個驚悚的傳說,看看身後那個和傳中相似的男子,身體越發覺得冰涼,陣陣冒出的冷汗濕透了他的衣衫,看著那個有藍色的輪廓也跟著他移動,但速度卻在慢慢放慢,漸漸的,男孩停了下來,看著那藍色的輪廓慢慢變成一個影子,化成一點藍色光,最後消逝在夜幕裏。
“醜時已到!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遠處傳來敲鑼聲,伴隨著打更人的報時聲,在空中幽幽回蕩,有幾分淒涼。
男孩擦了下額頭,拖著軟綿綿的身子過了橋,打算在破廟內留宿,他直接走了進去,看到和尚敲木魚的手略微地停頓了一下,又接著敲起了木魚。男孩沒跟他搭話,他不喜歡和尚身上的味道,隻靠著一個破敗的木門,蜷縮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