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要不要抱大腿呢?(1 / 2)

在李白剛剛上任時,他是想大幹一番的。

整個娛樂圈積弊已久,死氣沉沉,觀眾們怨聲載道,李白心裏明白不改革是不行的。

改革這種事情,難點不在於如何改,而是在於如何執行下去。

其實在娛樂圈混了幾年以上的心裏都有本賬,娛樂圈的積弊無非就是那些:粗製濫造、盲目跟風、壟斷橫行、內幕重重、新人難出頭、大家熱衷於爭權奪利而不是開發好的作品。

說到底就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那些壟斷巨頭們放棄部分眼前利益。

這世上還有比從人兜裏掏錢更難的事兒嗎?

不要拿什麼長遠利益說事兒,這些壟斷巨頭們們習慣了不用動腦筋就能輕鬆掙錢,指望他們去創新,去改革,比要他們的命還難。

能夠輕鬆掙錢,哪怕掙得少一點,那也比大費周折地去考慮長遠利益要爽多了,未來的事兒,誰又說得準呢。

所以曆史上每次改革都是伴隨著血淋淋的鬥爭的,理念的衝突,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

可惜的是,李白在和娛樂圈“狗大戶”們的第一次交鋒中失敗了,沒有身敗名裂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作為失敗者,李白自然是受了不少的折辱,別看他表麵風風光光的,娛樂圈裏人人對他客客氣氣的,把他當土皇帝看。

可皇帝也分很多種,李白屬於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那種,大佬們見他還算老實聽話,不亂伸手,也就由他去了,換一個人指不定還不如他呢。

少年得誌的李白無疑是驕傲的,這樣的生活對他而言簡直是屈辱,他對類似楊壽城這樣的人自然是恨意不淺,林越這次的舉動客觀上也是幫他出了口氣。

倒不是說李白自己就對付不了楊壽城,隻是盯著他的人太多了,他的目標太大,對付楊壽城乃至“鷹皇幫”是可以,可結果必然是他自己也會被圍攻。

這就好比兩國交鋒,一國的小卒衝著對方的國王吐口口水,那是血性,是愛國,沒人會在意,包括對方的國王也不會自降身價去計較。

而如果本國國王衝對方的國王吐口水,那就是政治事件了。

所以李白才會偷偷培養那麼多的“青年才俊”,說白了就是自己不方便動手,養一幫打手幫自己出頭。

而此時的林越在李白眼裏就是金牌打手的不二人選。

如果林越在這次事件中橫衝直撞,和楊壽城正麵交鋒,那麼即使他贏得再漂亮李白也不會因此高看他一眼。

李白看重的,恰恰是林越的隱忍和布局能力。

要想實施改革,要麵對的敵人太多了,更多的時候是很難辨清敵友的。

改革的涉及麵太廣,也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得罪了某些人了卻不自知,這一點李白深有體會。

所以要改革就不能蠻幹。

一方麵改革需要年輕人的銳氣,另一方麵卻又不能任由年輕人胡來,很多時候這是兩難的。

性格和事業是相輔相成的,有的人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就是因為身上的銳氣,可是在與人爭鬥時這一點卻是大忌。

林越做出來的事業已經充分證明了他的能力,再加上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和手段,使得李白對他的重視和欣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