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三 國 臣 民(1 / 2)

一千三百年前漢三國,兵馬刀槍,殺聲四起,爭鬥正酣。一個個將士臣民倒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爭鬥過後,雖然有的還活著,那是不到壽終正寢之時。隨著時光歲月的流逝,勝也好,敗也好,官宦也罷、臣民也罷,都統統逃不過閻王老子這一關。到現在,有的已經轉世三十六代,有的已超過四十代輪回。陰陽交會,人、鬼輪回,就成為兩個世界。

是乙巳「六五」年,三國臣民生活在順德市的市裏市外,從這一年起有的又要遇到一次生死輪回。

這年春天,天幹地旱。冬天沒下雪、春天沒下雨。小麥返青時也沒下過一滴水。

到了三月底天還是瓦藍瓦藍一片,沒有白雲、更無有黑雲,沒有一絲下雨的征兆。人們盼雨盼的眼睛都發蘭了,隻能唉聲歎氣埋怨老天。轉眼到了四月,小麥開始吐穗揚花,假如這時老天還不下場透雨,這年的麥收收成是徹底完蛋了,又要遭受饑荒之苦。

就在百姓愁眉緊鎖、麵龐不展之時,順德市上空突然彤雲密布,狂風驟起,接著電閃雷鳴,下起瓢潑大雨。眾百姓翹首企盼天降甘霖及時雨,祈福上蒼垂憐天下萬物生。在關鍵時刻下場及時雨,馬上解救順德萬眾生靈。

順德府人傑地靈、物華天寶。西望巍巍太行,東瞰沃野平原,北是古中山國,南鄰趙國都城,此地也是秦始皇幼年的養生之地。距曹孟德所建銅雀台不過百裏之遙。東北百裏就是古城冀州,曾是袁紹、袁術和曹兵對壘之地。這裏出過黃巾軍钜鹿張角、漢將趙子龍、唐宰相魏征。這裏曾是刀光劍影血流成河的古戰場。後來,當年三國的很多臣民戰將都轉世托生來到這裏。今天能降甘霖,就因為城隍將在雲層之上召開三國將士臣民轉世大會,特請東海龍王噴雲吐霧,解決天幹地旱,拯救萬民。

就在這磅礴大雨的滾滾雲霧之上,眾神、仙、道、鬼、精、靈正在秉陳陽間大事,聆聽威靈公二品城隍大神訓示。

城隍起源於古代庸「城」水「隍」的祭祀,為八神之一。於是城隍神成為城市的保護神。稱它為民剪除凶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統領陰間的亡靈。

明洪武六年「1368年」,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之位,對職級為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這些官職都比地方官職高,所以發布命令地方都得服命而行。

自丁亥「四七」年以後,各府、州、縣的城隍廟拆之拆、封之封。有的改成學堂、有的改成工廠。本府城隍廟已成地方最高權利辦公之地。平日正二品城隍大神點卯,便屈尊在城牆藏兵洞內升堂布令。今日召開各路神、仙、道、鬼、精、靈聚會,嫌藏兵洞內地狹小,故將廟堂設在彤雲之上。正殿祀奉城隍大神,兩旁各列八大將、十殿閻君、魁、靜二神、牛頭馬麵、小鬼判官、黑白無常、鍾鼓神靈、十八司、蛇精、狐仙等眾。

威靈公二品城隍大神道:“列位聽真,十幾年來,華夏官清政和,國泰民安。唯權力動輒連年不斷,此起彼伏。官已生鈍,民已生怨,此乃勞民傷財之舉。怎奈丙午「六六」年更將大動,又會演繹巨大民潮動蕩.。。。。。。此府此城必將大亂!在十年內將出兩起矌世冤案、還有一起四人血光之災八人之案!命閻君速查何人陽壽將盡、何人陽壽綿延,速將報來!”

十殿閻君忙打開生死薄念道:“秉城隍大神,王君玉善本是抗日英雄,正七品。係漢將馬超輪迴轉世,戊申「六八」年王君玉善壽終,但卻惡死!隻因李君明祿指證,以言獲罪,為本府首例冤案。亦仇人和蛇仙報複所致。

李君明祿亦是抗戰英雄,正七品,係漢將馬岱輪迴轉世,壬子「七二」年夏,壽終正寢將按時轉世托生。

龔立泉乃曹營蔡瑁,是老造幹將,將保全工常永年、老廠長劉福田、郭士信三人害死.。陽壽未到,抵命身亡。

劉福田抗日將士,副七品,差陽壽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