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夢境”的麵紗
姓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成就:他創立了精神分析學說,著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
名人名言: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
弗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一個猶太人家庭。在當時猶太人很受歧視,因此,弗洛伊德從小就用心讀書,希望有一天能為猶太人爭氣。後來,他成了一名醫生,致力於精神病學方麵的研究。弗洛伊德在跟隨法國精神病醫生沙可學習時,見到老師用催眠法來治療精神病患者,於是他認識到人體和精神之間一定存在著微妙的關係。隨後,他開始對臨床病人進行觀察和分析,並於1895年出版了第一部論著《歇斯底裏研究》。
在此後的五六七年裏,弗洛伊德對人類學、心理學、宗教和文學進行了研究,同時對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夢作了分析。1900年,《夢的解析》一書問世。在書中,他分析了眾多的夢,提出夢是一種對無法實現的、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的觀點。弗洛伊德認為:每個夢都顯示一種心理結構,充滿了意義,並且與清醒狀態時精神活動的特定部分有所聯係;通過對夢的分析可以窺測人的心理,探究人的潛意識中的欲望,從而治療精神方麵的疾病。雖然,這本書的出版並沒有得到當時醫學界的重視,但他並不氣餒,繼續堅持心理學方麵的研究。
經過弗洛伊德的不懈努力,10年後,他的學說終於受到了重視,阿德勒、榮格等一批日後著名的心理學家拜在他的門下,精神分析學派就此初步形成。1908年,他所主持的精神分析學會在維也納成立,後來這個協會發展成為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弗洛伊德憑借其獨特的學說以及對人性另一麵——潛意思的深刻理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為我們揭開了人類心靈的奧秘,《夢的解析》也因此被譽為“劃時代的不朽巨著”,弗洛伊德也不愧為人類思想史上的一位偉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