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通向幸運的12個關鍵(1 / 3)

自我認同

自我認同是自信心的來源,是對能力的肯定,是獨立思考的基礎,是自尊心的體現。沒有自我認同,而一味地附和他人,就會喪失獨立的人格,沒有自信心。一個沒有個性和自信心的人是無法獲得他人的尊重,不可能實現他的人生價值的。

自我認同的定義

自我認同就是每個人感知自己的方式。如果你認為自己比不上其他人或者做每一件事情都沒有什麼自信,那麼你就缺乏自我認同。相反,如果你充滿了自信,認為自己在很多時候都非常具有競爭力,你的自我認同意識就很強。當機遇來臨,通常是那些自我認同感很強的人被挑選出來擔當領導者。

自我認同,也稱自重,當你認為自我價值很高時,你就相信自己的技術和能力,並對能夠完成的事具有很大的信心。對自我的認同意識強,你就不會在挑戰麵前退縮,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接受教育能夠幫助人們提高自我認同度,那些讀過大學的人比那些沒有機會讀大學的人顯得更有信心。但是,也不總是這樣,許多人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他們通過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努力,比那些有學曆的人更為自信。

小提示: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度高,他會有一種自在、安全的感覺,能夠積極、自信地展現自我。同時,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在與別人建立交往時也需要保持高度的敏銳。

對自我認同的思考

自我認同雖然很重要,但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也離不開社會認同即他人認同。例如,一個同學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但考試時由於某種原因,發揮失常,考得很差,即使他再自我認同,孤芳自賞,但始終得不到其他同學與老師的認可,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人們如果想獲取積極正確的自我認同,添加自我價值,先決條件,就是先確立一套價值理想,並將它當成自己生命的終極目標來追求。因為,唯有先確立自己要以怎樣的“度量單位”來評量自己的言行舉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種經曆是“高價值”還是“無意義”。

其實有一句話是錯誤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別人就更不知道你了”。實際上,許多對自己的了解是通過別人來看待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的,一個人總是通過觀察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行動來建立自我認同的,包括自己的性格和行動方式。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你自己就可以自己坐在那裏自我思考我是什麼樣的人了,那是一種自我的擬造。

但是,有了和他人的接觸和溝通,觀看別人對你的態度和行為,你就可以了解自己了麼?不可以的,最後還是要看自己感覺別人的態度和話語以及行為是不是符合自己對自己的感覺。之所以自己不能對自己進行自我的認同總結,那是因為自己沒有詞語來給自己一個界定。自己從別人那裏建立對自己的認同,是要別人給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些詞語,來彌補自己難以給自己的形容詞語。

小提示:一個自我認同充分的人,內心會有更多的安全感,能夠很好地找到自我定位並且順著這個方向前進。自我認同充分的人生,其核心力量非常清晰,不會為了一些物質上和外表上過分的誘惑而衝昏了頭腦,也不會因為別人的目光而改變自己。

健康是成功的基礎

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健康,人若沒有健康作保證,生命價值就難以體現,美好的理想也難以實現。

健康的定義

關於健康的問題,你想知道的是自己什麼時候很健康、什麼時候不健康。健康的時候,你有活力,有信心,感覺自己與周圍的環境很和諧,精力旺盛。不健康的時候,你感覺很疲勞,辦事拖遝,神情呆滯,無生氣且很沮喪,做什麼事都感覺不對勁兒。

健康主要由以下三個主要因素構成:

第一,體能鍛煉身體好的人了解健康帶來的益處。經常鍛煉的人知道鍛煉不僅當時感覺很好,而且也是為未來造就一個強壯的身體。

第二,合理飲食除了給你的身體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之外,合理的飲食習慣還能夠幫你控製體重。經常鍛煉和合理飲食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這需要時間和精力,有時還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來取得持續性的結果。

第三,精神健康盡管運動和飲食是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它們都是以精神健康為前提的。

小提示:健康是個整體概念,總體的健康要比各個部分的健康更重要。當你把三個要素融為一個整體時,你就有了一個發展事業的堅實基礎。沒有健康,你的目標和夢想都無法實現。

健康與成功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常說有了健康才有成功的人生。我們知道有些知名人士英年早逝,雖然他們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但他們在健康上受到了威脅,所以很難說他們成功與否;從某種角度來講他們獲得了金錢、名譽、地位,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他們失去了健康,他們不是成功的。因此健康是我們人生最大的資本。

人的健康除了必要的運動之外,更需要樹立起健康的理念:掌握人的生理變化特點,學習營養保健知識,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例如:“1”是代表健康,“0”代表事業、金錢、地位、權力、快樂、家庭、愛情、房子等等。即使有了一切,但由於失去了健康從而導致失去一切。即算事業成功了,身體也累跨了,付出了那麼多,卻因病痛纏身失去了享受成功喜悅和生活樂趣。健康是幸福,快樂的源泉和基礎。

在健康的同時也要把心態放正,一個人的心態取決於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做事。世界上有這麼三種人:一是等著機遇來臨的人,二是看著機遇來了又看它走掉的人,三是捕捉機遇,創造可能,追求成功的人。有決心的人就是第三種人,隻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推銷員,你在公司的業績不是很理想,你想把自己的業績提高為公司增添利潤,但自卑的內心使你無法向同事請教,無法借鑒別人的經驗。這樣的態度你如何走向成功呢?要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誌和毅力、自信心、信念與決心、勇氣等,還要坦然地麵對自己的不足。

小提示:有了健康的體魄,你的事業才會成功;有了成功的事業,你才會擁有幸福;有了幸福的生活,人生才會更加完美;有了完美的人生,你的生命才有意義。

與人溝通

溝通能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現代職業人士成功的必要條件!一個職業人士成功的因素75%靠溝通,25%靠天才和能力。學習溝通技巧,將使您在工作、生活中遊刃有餘。

溝通的藝術

表麵上來看,溝通能力似乎就是一種能說會道的能力;實際上它包羅了一個從穿衣打扮到言談舉止等一切行為的能力。一個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人,他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並能給對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深刻印象。

想要出色地掌握溝通的藝術是很難的。對於許多人來講,溝通的目的就是要使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這些人包括同事、上級、家庭成員、朋友。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那些被認為擅長溝通的人都很願意交談。他們能夠用語言很好地表達情感,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被對方誤解的時候會立即糾正過來。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會聽,懂得如何去聽。會溝通的人都明白,溝通猶如人際關係的血液。總之,如果想和他人愉快地相處,就必須學會如何有效地溝通。

一般來說,下麵的觀點都正確:

安靜的、內向的人通常不喜歡與人溝通,因此,盡管他們心裏都明白,卻總不能讓人正確理解。

善於表達的、自信的、外向的人通常講話過多或語氣過於強烈,因而容易冒犯他人。

小提示: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是真誠、信任和尊重。其橋梁是溝通。善於溝通的人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與對方保持良好的關係。

溝通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內心或許時常會產生一種孤寂、渺小、自卑、困惑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我們不喜歡和不需要的,因為它很消極,與成功的心理和勝利的人生背道而馳。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的這種不良心理反應呢?問題就在於我們的心靈與這個世界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知道,現實的世界,是一個人與人構成的世界。與這個世界溝通,實質上就是與這個世界上的人進行溝通,而且必須是有目的的溝通。可以說,無論我們在做什麼,或者想做什麼,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學會善於與人溝通。在商場有句名言,叫做“人脈就是錢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推銷員,想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出去,就得通過廣告、促銷、登門拜訪、推薦產品等一係列手段與客戶溝通,才能實現賺錢的目的;一個有抱負的人,想在工作中遊刃有餘,大展宏圖,就得善於和上司、下屬、同事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打通自己的成功之路;以至於年輕人談戀愛,也得學會把握住對方特殊的心理,才能機敏地跨入對方的情感世界中去。

不管一個人的意願多大、點子再怎麼好,如果無法成功與別人溝通,一切都是枉然。溝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溝通更是企業領導人的一個關鍵能力。以下是把握溝通時機的三個關鍵:

第一,祝福要在當場傳達當與別人達成某種成果時,最好當場坦率地加以稱讚。如果你想以“現在很忙,以後再說吧。”“下次見到他的時候,再告訴他吧!”為理由把讚美延後,你會被視為是嫉妒他人的成功,沒有自信的人。錯過時機的恭喜,不隻無法傳達你的心意,甚至會被當作是諷刺或社交辭令。

第二,道歉要在事發當天比如說,你與上司出了問題,即使你認為自己沒有錯,但是在下班回家的時候,隻要一句道歉說“今天給您添麻煩了。”第二天你們的關係,就會大為不同。如果你鬧意氣,把這件事情放著不管,你就錯過和好的機會了。

第三,答複一定及時迅速客戶有什麼要求的時候,一定要迅速給予答複。即使客戶沒要求快些答複,也要快速回應,這是基本的原則。有些事情確實是要花時間去做的,但是迅速的回應,會提高客人對你的信賴。

小提示:溝通永遠是人們在生活和事業中應該掌握的首要才能。從某種意義來講,它是我們獲取財富、快樂、幸福和健康的最重要的手段和策略。

處理好人際關係

每天我們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人際關係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我們要以一顆寬容的心,真誠、積極的與人交往,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

保持積極的態度

你的工作環境怎麼樣,是積極還是消極?有同事與老板存在私人衝突嗎?有員工故意避開他人嗎?有沒有那麼一幫消極員工經常抱怨呢?

有些工作環境比較起來明顯積極一些。工作環境的積極或者消極常常取決於主管經理的態度。有時候,士氣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很難描述,更難以控製。事實上,工作不愉快和工作效率低的首要原因都與人們之間的衝突有關,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衝突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消極的工作環境中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但是,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如何保持積極的態度呢?

保持積極態度,絕不受他人影響。記住,積極的態度是你最重要的私人財富,它既不屬於你的組織,也不屬於你的家庭。

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那些態度消極的人溝通,以自己為實例鼓勵他們積極起來,但要避免占用太多工作以外的時間(利用午餐時間、咖啡時間);那些態度消極的人可能對一些事情的熱情不大,但隻要對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有幫助,你就一定要去做。

問問你的上級,他想讓你以什麼樣的工作角色來保持和提高整個組織高昂的士氣,你現在做得怎麼樣,你還可以做些什麼,讓你的上司知道你想為提高團隊效率作貢獻,這對你是極其有益的。

小提示:當你周圍的人都持一種消極態度的時候,你能夠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受他人的影響,也陷入了消極的思維方式當中,那麼,你所付出的代價可就太大了。

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人際關係,將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在現實社會中,由於各人的性格、稟賦、生活背景及目的等等的不同而產生的思想上的一定隔閡,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倘若在工作或生活中和所有的人都合不來,那就不正常了,需要作自我調整並加以改變。

人依據其年齡、性別、職業、職位、所處環境等情況而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在與人接觸時,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行為規範,所以在和不同的人相處時,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

首先,要處處替他人著想,切忌自我中心要搞好同事關係,就要學會從其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善於做出適當的自我犧牲。

要做好一項工作,經常要與別人合作,在取得成績之後,要求共同分享,切忌處處表現自己,將大家的成果占為己有。提供給他人機會、幫助其實現生活目標,對於處理好人際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替他人著想還表現在當他人遭到困難、挫折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幫助。良好的人際關係往往是雙向互利的。您給別人的種種關心和幫助,當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得到回報。

其次,要胸襟豁達、善於接受別人及自己要不失時機的給別人以表揚。但須注意的是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誇張,從而使人產生一種虛偽的感覺,失去別人對您的信任。

再次,要掌握與同事交談的技巧在與同事交談時,要注意傾聽他的講話,並給予適當的反饋。聚神聆聽代表著理解和接受,是連接心靈的橋梁。在表達自己思想時,要講究含蓄、幽默、簡潔、生動。含蓄既表現了您的高雅和修養,同時也起到了避免分歧、說明觀點、不傷關係的作用;提意見、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注意場合,措詞要平和,以免傷人自尊心,產生反抗心理。

幽默是語言的調味品,它可使交談變得生動有趣。簡潔要求在與人談話時掌握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與人談話時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這樣才會以後動人。此謂之生動。當然要掌握好表達自己的技巧,需要不斷的實踐,並不斷地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拓寬自己的視野。

最後,要抽時間和同事打成一片培養自己多方麵的興趣,以愛好結交朋友,也是一種好辦法。另外,互相交流信息、切磋自己的體會都可融洽人際關係。

小提示:搞好人際關係是一門藝術。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臻於嫻熟。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一個自我分析,從而衝破自我封閉的籬笆,虛懷若穀,去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

培養幽默感

有幽默感的人有能力控製嚴肅、緊張的局勢,發現其中幽默的東西,並且很快地扭轉形勢,從而變被動為主動。

如何培養幽默感

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它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是人類麵臨困境時減輕精神和心理壓力的方法之一。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學會幽默,多一點幽默感,少一點氣急敗壞,少一點偏執極端,少一點你死我活。

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極情緒,消除沮喪與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滿情趣,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之事,他們卻應付得輕鬆自如。用幽默來處理煩惱與矛盾,會使人感到和諧愉快,相融友好。那麼,怎樣培養幽默感呢?

第一,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機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別人的缺點或優點,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調,也非嘲笑或諷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隻有從容,平等待人,超脫,遊刃有餘,聰明透徹才能幽默。

第二,擴大知識麵幽默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必須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一個人隻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言成趣,從而做出恰當的比喻。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不斷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從名人趣事的精華中擷取幽默的寶石。

第三,陶冶情操,樂觀對待現實幽默是一種寬容精神的體現,要善於體諒他人,要使自己學會幽默,就要學會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計較,同時還要樂觀。樂觀與幽默是親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點趣味和輕鬆,多一點笑容和遊戲,多一份樂觀與幽默,那麼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不會出現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的痛苦者。

第四,培養深刻的洞察力以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機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個重要方麵。隻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詼諧的語言,才能使人們產生輕鬆的感覺。當然在幽默的同時,還應注意,重大的原則總是不能馬虎,不同問題要不同對待,在處理問題時要極靈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夠為人類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養料。

小提示:幽默感來自於自由輕鬆的心情,它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可以使人開心,引人發笑。當他們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的時候,立即與他人分享,每一個人都會向好的方向調整自己的情緒。

幽默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幽默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幽默的語言,能使社交氣氛輕鬆、融洽,利於交流。

人們常有這樣的體會:疲勞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話,一個風趣故事,能使人笑逐顏開,疲勞頓消;在公共汽車上,因擁擠而爭吵之事屢有發生,任憑售票員“不要擠”的喊聲扯破嗓子,仍無濟於事,忽然,人群中一個小夥子嚷道:“別擠了,再擠我就變成相片啦。”聽到這句話,車廂裏立刻爆發出一陣歡樂的笑聲,人們馬上便把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此時,是幽默潤濕調解了緊張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