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香(1 / 1)

得了老太太的點頭應允,莫說是府裏的丫鬟婆子們瞬間見風使舵;便是這二房劉氏都親自讓她身邊管事的媽媽送了不少的錦被和家什來,說是暮春的時候天裏冷,若是缺什麼隻管讓玉婉開口便是。

玉婉倒是沒有拒絕,利索的都收了下來,讓沉香去送了那媽媽出院子。

在老太太那裏她可是把話說滿了的,這一個月的時間書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總是要趕緊的抓緊時間去辦事。

若說這裏間要是再讓有心人給攪和了,隻怕是這以後的日子會過的比先前更苦!

準備好提前就製作好的香囊和一些巴掌大的枕頭,玉婉便和丫頭沉香從後門出了董府。一來是不想遇著蔣氏,免得又鬧了不愉快二來也是想自己個去趕緊辦了,省的出什麼簍子。

宋時的茶風如何她倒是多少有些了解的,如今這時代再不是初唐時的那些文人雅士可比。人們在不興什麼烹茶,品茶;而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將自己個的看家本事都亮出來鬥茶!

煎水點茶,互相評審,看誰的點茶技藝更高明,點出的茶色、香、味都比別人更佳。

一個是鬥色,看誰的茶湯表麵的色澤和均勻程度,鮮白者為勝。

二是鬥水痕,看茶盞內的湯花與盞內壁相接處有無水痕,水痕少者為勝。

隻是比起這鬥茶表演,玉婉還是相對的更加喜歡品茶!

鬥茶表演的再好,終是要喝進肚子裏的。

識其色,聞其味,品其醇;方才是愛茶之人最好的一口!

驅著馬車在道上行了幾裏,玉婉對於新安郡內的茶文化大致也有一些了解!

正如蔣氏所說的那般,新安郡內但凡是個有門麵來頭的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擁有那麼幾株茶樹;有是因為有這雅興和愛好,則有的純粹是為了添自家那點麵子。走在街麵上,三步便能聽見一些文人墨客以詩論茶,場麵壯觀的很!

“二小姐,我們這都實地觀察了快一個時辰了,問了好幾家的茶鋪甚至是酒樓,他們好像都不缺茶!”沉香拽著手絹,有點著急了:“若是倉庫裏的舊茶不能賣出去,隻怕是大夫人那裏又得在老太太的耳根子前嘀咕。你這好不容易熬到頭的苦日子,隻怕是又到頭了!”

玉婉也知道這丫頭說的沒錯,幹脆喊停了馬車,徑自挑了簾子:“福伯,你且先回府。我與沉香在這附近走一走,坐著這麼大頂轎子,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董府的人,說話也有諸多的不便!”

福伯猶豫了一番,看了看時辰是時候要去接蔣氏,隻好點頭應:“那好勒,一個時辰後老奴還是在這裏等二小姐!”

沉香跳了馬車,猜不透玉婉心裏打的什麼主意,隻好規規矩矩的跟在她身後。

“沉香,這新安郡什麼地方的姑娘最多?”她回頭問了問沉香,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覺得自由真好!

“啊,二小姐你問這個做什麼?”沉香有些許的吃驚:“這新安郡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若說哪裏的姑娘最多,隻怕隻有西城的望春樓和東城的雅香閣了!西城的望春樓都是些妓子呆的地,肮髒的很;而東城的雅香閣都是一些富商或管家小姐的聚集地,平素裏也有不少的公子哥前去那裏吟詩作對!”

玉婉眉眼一挑,眼裏帶了些笑意:“那我們便去這雅香閣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