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夢至寶山千萬次,此番不可又空回(1)(2 / 3)

迦壟十分歎服,言語之間對兩人越來越恭敬。

第五海叫做“求不得苦五香海”,飲水之後可以了斷“求不得苦”。

葉昊天一聽名字便明白了。

人生在世必有所求,最基本的,是求食物、求衣著。其次是求財富、求權勢、求伴侶。一個人的能力越大,他的欲望也越高。有些人不為自己求任何東西,卻又不能不為別人而求。然而有求卻不一定能得到,得不到便產生了“求不得苦”。

葉昊天反觀自身,知道自己也有需求,同樣有求之不得的時候,比如有時會為功力太弱而惋惜,有時為不能擒獲真神而擔心,但這些僅是正常範圍內的情感,還沒有達到感到痛苦的地步,也就是說雖然求之不得,卻沒有因之而苦,所以這聖水也不必喝了!

蘭兒自覺有了葉昊天便有了一切,心中充滿了幸福的感覺,想不出什麼“求不得苦”,於是跟著揮手作罷。

再下去的第六海叫做“怨憎會苦六香海”。說的是人會生出怨恨和憎惡之心。好景不常在,冤家恰路窄,你所喜歡的事物很難保全不變,你所厭惡的事物又偏偏常常出現,於是便有了“怨憎會苦”。

兩人略一沉思,這個也免了!

最後一海叫做“愛別離苦七香海”。說的是不論是父母骨肉、夫妻眷屬、親密的朋友,都無法擺脫生離和死別的苦難。有的人,你愛得他好苦,他卻並不愛你;有的人雖然相愛,卻又不得不分離;有的人雖然終身相守,卻不能避免死亡的先後。

葉昊天跟蘭兒心心相印,相視一笑,毅然道:“我們想嚐盡悲歡離合,不想逃避,這個也免了!”

迦壟呆住了,過了一會兒才不無憂慮地道:“七香海又名‘忘情海’,那些水便是‘忘情水’。每個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要飲用忘情水,否則很難修行下去。你們剛才忽略了好幾種,隻怕將來會有麻煩。”

葉昊天很是輕鬆地笑道:“實不相瞞,我們是來參加六月初六佛國大會的,想見見佛祖和諸位菩薩,長點見識,然後就回去了。”

迦壟瞪大了眼睛,盯著他們搖了搖頭,當頭潑下一瓢冷水來:“佛國大會安排在須彌神山的山頂,隻有一級羅漢中的前十八人,也就是世間傳誦的十八羅漢,或者七地以上的菩薩、諸佛才能有幸一睹!別忘了,單是一級羅漢就有五百人!你才是二級羅漢,難度不小啊!”

葉昊天驚訝地咧了咧嘴,十分詫異地道:“這是誰規定的?不是說佛國眾生平等嗎,幹嗎要立這麼多的規矩?”

迦壟笑了笑,一時之間雙目放光,答道:“這不是某個人規定的,而是須彌神山的特性決定的。實際上也是佛祖當年的壯舉!佛祖將息壤、磁石、凝結了無上佛心的數千件佛器和收集萬年所得到的魔器徹底練化為粉末狀的‘極樂聖土’,撒在須彌神山之上。自那以後,這裏不但靈氣十足,而且充滿了佛心和魔性,整個須彌神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磁石!越到山頂磁性越強,功力不足者無法移動半步!”

葉昊天聽得失聲叫道:“極樂聖土!還有這種東西?佛心……魔性……怎麼就無法移動了呢?”

迦壟得意地笑了笑:“極樂聖土中的佛心是佛祖和諸位菩薩修習多年積累的佛心,對每個修佛的人都有無比巨大的吸引力;聖土中的魔性是經過佛祖練化之後的魔性,保留了魔的本性,卻減輕了其中的危害,就像種痘免疫一樣,不但能適度激發修佛者潛在的魔性,令其在與魔心作鬥爭的過程中成就佛身,而且對真正的魔頭有著無比巨大的吸引力,另其一見傾心難以移動,再也無法發揮原來的功力!所以說極樂聖土是須彌神山的第二層防護,進來容易出去難,這也是真神不敢貿然闖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