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2)(3 / 3)

迦壟笑道:“鐵圍山說是一座山,其實相當於一堵厚厚的城牆,高不見頂,直入雲霄。這是須彌神山的第一道防護,八個門洞每個都有上萬的兵將護衛著。一旦有事,八門可以迅速關閉,使裏麵的世界與外界完全隔絕。這是使佛國無憂無慮、無災無難的基礎,是構成極樂世界的要素之一。”

一直走了五六裏,三人才出了鐵圍山腹,放眼望去,但覺眼前豁然開朗,入目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極目遙望,隻能見到些許山巒起伏的影子。看來要到須彌神山,隻有先行渡海再說了。

略一轉頭,卻見迦壟從袖中取出一本經書來,抖手拋落於水麵之上。

眨眼之間經書化作丈許大小,仿佛一葉扁舟泊在岸邊。

迦壟率先上了扁舟,隨即招呼兩人上船。

葉昊天和蘭兒心中驚奇,依言跳了上去,盤膝坐好,靜靜地看迦壟操舟。扁舟之上無帆無槳,卻不知他如何操舟。

隻見迦壟伸出手掌向後揮動了兩下,扁舟便如離弦之箭向前駛去。

在迦壟揮動手掌的時候,葉昊天看到的不是清晰的五根手指,而是如蒲扇一般致密的一片,好像鳥兒的翅膀一樣。

蘭兒顯然也注意到了,看了葉昊天一眼,輕輕地點點頭。

迦壟回頭看見兩人凝視的目光,很快明白他們在想什麼,當下毫不在意地朗聲笑道:“佛光普度,眾生平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必著於外相。我身為枷樓羅眾,跟兩位相比,形貌或有差異,向佛之心並無區別。”

葉昊天被說得很不好意思,隻得躬身施禮道:“謝大師提醒,晚輩受教了。”一低頭間,他看到腳下的經書上印著一行大字:“般若波羅蜜多!”禁不住呆了一下,喃喃自語道:“這經我也曉得。‘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波羅蜜多’乃到彼岸之意。然而此岸是什麼?彼岸又是什麼呢?這大海是為何海?此舟又是何舟?”

話音未落,忽聽蘭兒驚呼道:“快看,左邊有一個綠洲,似乎有很多民居房舍呢!”

葉昊天抬頭望去,發現左前方果然出現一片十分廣袤的綠地,綠地之上似乎有個集市,不但能看到紅牆綠瓦,還可見到川流不息的行人。

迦壟看也不看便笑著介紹道:“這片大海便是四方鹹海之一,那洲叫做南瞻部洲。四方鹹海各有一大洲,其名分別為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每洲旁各有二中洲,住的都是六根未淨的善男信女。”

葉昊天心中疑惑:“東勝神洲便是中土了,怎麼這裏也有東勝神洲?”

迦壟道:“佛國是人間的縮影,人間有中土,佛國就有神州。中土的善男信女升到佛國,便暫時住在那裏。”

蘭兒也覺得奇怪:“極樂世界怎會有六根未淨的善男信女?”

迦壟看了她一眼,說道:“過了七香海、七金山,才能算作真正的極樂世界。四大洲還是極樂世界的邊緣,隻能算作‘少憂世界’而已。苦由心生,如果六根未淨,哪能享受真正的極樂?”

說到這裏,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道:“四大洲和八中洲的存在,是為了廣開佛路,保護佛心高的善男信女。佛國的大門始終敞開著,隻要佛心數是人類平均佛心數的十倍,再加上臨死前心中有佛,就能不入輪回,往生此間,若能認真修行,終究可以身登極樂世界。”

葉昊天看著綠洲上穿梭來往的行人,心中一動,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父母,還有蘇家死去的那些人,不知道那些人中有沒有往生極樂的。

想到這裏,他心情激動,忍不住問道:“弟子所言可真?宇宙間總人口無法計數,即使是佛心數十倍高的人也有很多,若是全都聚攏來,單憑一個須彌神山,能住不下嗎?”

迦壟答道:“‘一花一念無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若能將整個須彌神山納入小小的芥子之內,如此四大洲又能容得下多少芥子?”

葉昊天瞠目結舌,無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