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1)(3 / 3)

蘭兒看得似懂非懂,眉峰微蹙說道:“這首詩包含了很多佛理。第三句還好理解,‘我納須彌入芥子’,意思說可以將須彌神山納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另外幾句說的是什麼呢?”

葉昊天想了想自己以前讀過的經文,同時回味在九華山跟幾位肉身菩薩之間的交流,試著解釋道:“第一句‘一花一念無量劫’,似乎可以這樣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將一花一念的短暫與無量劫的久遠等同起來,體現的是時空圓融的概念。佛家的劫分為小劫、中劫和大劫三種,分別代表不同的時間段。具體有多長,我也算不清楚。”

蘭兒忽然笑道:“關於劫的計算我倒知道一些。據說一千六百萬年算一個小劫。一個中劫等於二十個小劫,相當於三億多年。一個大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大約有十多億年呢!”

葉昊天想不明白佛經裏動不動就提到多少個大劫究竟是什麼意思。

假如一個大劫需要十億年,若幹個大劫又有什麼意義?難道說高僧菩薩都能活那麼久?那不是遠在仙家之上了?要知道,一個三清天神的壽命隻有幾百萬年!

正在這時,他的心底忽然傳來九品蓮台低低的聲音:“這裏的劫並非指人壽命的長短,而是針對宇宙間星球變遷所說的。你看眼前的星球,哪個不是經曆了幾十億年的時間從形成到穩定到衰變到消失的?‘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唯有星球處於‘住’的階段比較穩定,氣候溫和,可以供人類生存。初‘成’之時,由氣體而液體,由液體而凝固,溫度極高,人類無法生存。到了‘壞’的階段,正在劇烈的破壞之中,災難一個接著一個,也不適合人類定居;‘壞’劫終了,接著便是‘空’劫開始,在空無一物中再經二十小劫,醞釀出另一個新的星球,再度進入‘成’的階段。這裏描述的是佛宗的時空觀。”

葉昊天聽得恍然大悟!

蘭兒接收到他心底傳來的神識,也跟著頻頻點頭,覺得這樣解釋還比較容易理解。

難得九品蓮台現身說法,葉昊天十分高興,連忙問道:“‘大千俱在一毫端’,這句話是說大千世界等同於秋毫之末,是嗎?”

九品蓮台的聲音再度傳了過來:“不錯。這句話和‘我納須彌入芥子’合在一起,就是大小相即、事事圓融的意思。佛經中說,一個日月係,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個主管的佛,稱為‘大梵天王’,大千世界無量無數,大梵天王也無量無數。整個宇宙包括無數的大千世界,所有的佛區都歸佛祖管理。最後的執行者你們知道是誰?嘿嘿,那就是我了!”說到這裏它竟然得意地笑了起來。

葉昊天很是好奇地問道:“宇宙那麼大,佛祖一個人能管得過來嗎?就算有

你幫忙,隻怕也捉襟見肘。”

九品蓮台收住笑聲答道:“佛祖化身千百億,又有眾位菩薩幫他管理,他自身輕鬆得很呢!每年六月初六,宇宙間所有的大梵天王都要到須彌神山開會,將自己轄區的相關資料分別交給增長天王、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和廣目天王,然後交給菩薩們彙總,完了交到佛祖手裏,最後由佛祖跑到海底交給我處理。佛祖一年隻跑一趟,你說他是不是很輕鬆?”

葉昊天笑道:“原來你才是佛門的主宰!你若是不肯幫忙,那佛宗不亂了套?”

九品蓮台道:“那也不見得,沒有我佛宗也能運轉,隻是效率要低得多!”

葉昊天又問道:“那詩最後一句‘明悟四諦證涅磐’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