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思想家霍布斯說過:“和其他所有的東西一樣,一個人是否舉足輕重,在於他自身的價值;也就是說,在於他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如果隻是為了自己享受生活,人就不會有太大的拚搏激情。被別人需要,是人的一種天性,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價值。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一個人如果不被別人需要,生存也就失去了意義。
第二十六節 要有永遠坐在前排的誌氣
◎誌氣的來源並不一定看他年少時是否真的有成就大事業的氣質,而在於他有沒有成就大事業的誌向和一顆相信自己、永不退縮的心。
20世紀30年代,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裏,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常對她說:“孩子,永遠都要坐在前排。”父親極力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走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後於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
在瑪格麗特滿17歲的時候,她開始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從政。然而,那個時候,進入英國政壇要有一定的黨派背景,而當時的牛津大學就是保守黨員最大俱樂部的所在地。於是,一天,她終於勇敢地走進校長吉利斯小姐的辦公室說:“校長,我想現在就去考牛津大學的薩默維爾學院。”
回家後她開始艱苦的複習、學習備考工作。這樣在她提前幾個月得到了高年級學校的合格證書後,就參加了大學考試並如願以償地收到了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的入學通知書。瑪格麗特離開家鄉到牛津大學去了。
40多年以後,這個當年對人生理想孜孜以求的姑娘終於得償所願,成為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4年當選保守黨黨魁,並於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心靈茶坊
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標挺進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各種阻力和重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鬥誌是最難能可貴的。鬥誌是一種毅力,一種精神,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替鬥誌。才幹不能,有才幹的失敗者多如過江之鯽;天才不能,“天才無報償”已成為一句俗話,唯有鬥誌才能征服一切。
第二十七節 敢為天下先
◎做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才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回報。
很多外國的飲料商都發現,要想打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場非常難。於是有人向暢銷比利時國內的某名牌飲料廠家取經。這家叫“芬樂”的飲料廠位於布魯塞爾東郊,無論是廠房建築還是車間生產設備都沒有很特別的地方。但該廠的銷售總監哈裏是轟動歐洲的策劃人員,由他策劃的飲品文化節曾經在歐洲多個國家盛行。
當有人問哈裏是怎麼做芬樂飲品的銷售時,他顯得非常自信。哈裏說,當時的芬樂飲品廠正一年一年地減產,因為銷售的不景氣而沒有錢在電視或者報紙上做廣告,這樣開始惡性循環。做銷售員的哈裏多次建議廠長到電視台做一次演講或者廣告,都被廠長拒絕了。哈裏決定冒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正當他為怎樣去做一個最省錢的廣告而發愁時,他徘徊到了布魯塞爾市中心的於連廣場。這天正是感恩節,雖然已是深夜了,廣場上還有很多歡快的人們,廣場中心撒尿的男孩銅像就是因挽救城市而聞名於世的小英雄於連。廣場上一群調皮的孩子用自己喝空的礦泉水瓶子去接銅像裏“尿”出的自來水來潑對方,他們的調皮啟發了哈裏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