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品味篇:怒放的生命(4)(1 / 2)

生活就是禪,禪就是生活。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溪水是禪,青山翠竹是禪,鬱鬱黃花是禪。真正的學禪絕不隻是參參禪,念幾句經,更在於參悟禪宗道理,在於以慈悲的“行”來實踐開悟的“知”。

第二十六節 做有心人,在平淡中窺見奇趣

◎一粒沙塵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蘊藏一個天堂。

黃山穀跟隨晦堂禪師學禪。雖然他的學問很好,但是跟著師父學了三年還沒有悟道。有一天,他問晦堂禪師,有什麼方便法門告訴他一點好不好?晦堂禪師說:“你讀過《論語》沒有?”黃山穀說:“當然讀過啦!”師父說:“《論語》中有兩句話:‘二三子,我無隱乎爾?’”意思是說:你們這幾個學生,不要以為我隱瞞你們,我沒有保留什麼秘密啊!早就傳給你們了。黃山穀這一下臉紅了,又變綠了,告訴師父實在不懂。

師父一拂袖就出去了。黃山穀啞口無言,心中悶得慌,隻好繼續跟在師父後邊走。這個晦堂禪師隻管走,沒有回頭看,曉得他會跟來的。

走到山上,秋天桂花開,花香馥鬱,如酒醉人,師父就回頭問黃山穀:“你聞到桂花香了嗎?”盡管黃山穀心裏不痛快,但他還是回答:“我聞到了。”師父接著講:“二三子,我無隱乎爾!”

師父的意思是說:你看,就像你能夠聞到月桂樹的味道,你也能夠在當下這個片刻就聞到佛性,就在月桂樹裏麵,就在這個山中的小徑上,就在小鳥裏麵,就在太陽裏麵;它就在我裏麵,就在你裏麵。我並沒有保留任何東西不讓你知道啊。

經師父這一點拔,黃山穀即刻悟道了。

心靈茶坊

大千世界,佛法充盈其中,禪意無處不在。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一個人隻有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細致地觀察,才能真正體悟到佛禪的境界。翠竹黃花皆藏般若,世間一切法皆有禪意。一個無心的人視而不見,隻能看到平淡無奇的一切,而一個有心人卻能夠空出心來,在平淡中窺見奇趣,從中汲取深刻的智慧。

第二十七節 真理看似平淡無奇但營養豐富

◎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極點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說過:“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極點時是非常平實的。

黃山穀悟道以後,很不得了,除了師父外,天下人他都不放在眼裏。後來晦堂禪師圓寂之前,就交代自己的得法弟子、比黃山穀年輕的黃龍死心悟新禪師說:“你那位居士師兄黃山穀,悟是悟了,但沒有大徹大悟,誰都拿他沒辦法,現在我走了,你拿他有辦法,你要好好教他。”

黃龍死心悟新馬上就通知,叫黃山穀前來,說師父圓寂了,要火化。黃山穀一來,黃龍死心悟新拿著火把對這位師兄說:“我問你,現在我馬上要點火了,我這火一下去,師父化掉了,你跟師父兩個在哪裏相見?”黃山穀答不出來了,心想:是呀,這個問題很嚴重,師父肉身化掉了,自己將來也要死掉的,兩個人在哪裏相見?

接著倒黴的事情也來了,皇帝貶了他的官,他成了一個小職員。在赴任桂林的路上,兩個差人押著他去報到。差人怕他將來又調高官,也不太為難他,他就沿途打坐,參禪。有一天中午很熱,他想午睡休息一下。古人睡的枕頭是木頭做的,他躺下去一個不小心,那個枕頭掉在地上,他嚇了一跳,這下子真正開悟了。他也不睡覺了,立刻寫了封信,叫人趕快送給黃龍死心悟新禪師。他信中說:平常啊,我的文章,我的道,天下人沒有哪個不恭維我,隻有你老和尚(指黃龍死心悟新禪師)不許可我,現在想來是感恩不盡。

心靈茶坊

一位阿拉伯詩人吟唱道:“天使的眼淚,落入正在張殼賞月的蚌體內,變成一粒珍珠。”但實際的情況卻沒有這樣浪漫,蚌本來是為了努力排除體內的沙子,分泌體液,將沙子包圍起來,從而形成珍珠。沙子多麼平淡無奇,多得數也數不清,而珍貴就從這平凡中流湧而出。

第二十八節 分秒必爭,生命隻在呼吸之間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這是一個重要的結論。生命是虛無而又短暫的,它在於一呼一吸之間,如流水般消逝,永遠不複回。

有一天,如來佛祖把弟子們叫到法堂前,問道:“你們說說,你們天天托缽乞食,究竟是為了什麼?”

“世尊,這是為了滋養身體,保全生命啊。”弟子們幾乎不假思索。

“那麼,生命到底能維持多久?”佛祖接著問。

“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起來大約有幾十年吧。”一個弟子回答。

“你並沒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佛祖聽後搖了搖頭。

另外一個弟子想了想又說:“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間,春夏萌發,秋冬凋零。”

佛祖還是笑著搖了搖頭:“你覺察到了生命的短暫,但隻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