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態篇:每一天都是嶄新的(1)(1 / 3)

你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

有一位失明的音樂家一生創作了很多動聽的音樂,特別是作為希望和溫暖象征的陽光在他的作品中反反複複地出現。他音樂中所描繪的陽光不僅明豔照人,而且充滿了柔情。他的朋友感到很奇怪,問他:“你一生從未見過陽光,為什麼能把陽光形容得這麼真切純美?”盲人音樂家笑著回答:“我雖然看不到大自然的陽光,但我每天能感受到心靈的陽光。這種心靈的陽光使我時刻覺得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獨立行走,讓猿成為萬物靈長;扔掉手中的拐杖,你才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從小就注重對兒子獨立性格和精神狀態的培養。

有一次,父親趕著馬車帶著兒子出去遊玩。在一個拐彎處,因為馬車速度很快,猛地把小肯尼迪甩了出去。當馬車停住時,兒子以為父親會馬上下來扶自己,但父親卻坐在車上悠閑地掏出煙抽起來。

兒子叫道:“爸爸,快來扶我。”

“你摔疼了嗎?”

“是的,我自己感覺站不起來了。”兒子帶著哭腔說。

“那也要堅持站起來,重新爬上馬車。”

兒子掙紮著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走近馬車,艱難地爬了上來。

父親說:“人生就是這樣,跌倒、爬起來、奔跑,再跌倒、再爬起來、再奔跑。在任何時候都要靠自己,因為沒有人會去扶你。”

此後,父親更加注重對兒子的培養,經常帶他參加一些大的社交活動,教他如何向客人打招呼、道別,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交談,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風貌、氣質和風度等。有人問他:“你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麼還有精力教孩子這些瑣事?”誰料約翰·肯尼迪的父親一語驚人:“我是在訓練他做總統。”

心靈茶坊

雨果曾經寫道:“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所以說,一個人的前途永遠取決於自己,成功與失敗都隻係於他自己。拋開拐杖、自立自強,這是所有成功者的做法。其實,當一個人感到所有外部的幫助都被切斷後,他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奮鬥,結果會發現:他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第二節 抑鬱是一把軟刀子

◎在抑鬱這座牢獄裏,擁有抑鬱的人同時充當兩種角色:受難的囚犯和殘酷的罪人。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紀末的作曲家,他是浪漫主義運動最後階段的悲觀主義者。但他一直不願承認和麵對這個事實,一直到死。

童年時的柴可夫斯基就表現出了憂鬱、敏感、性格內向的特質,據他的家庭教師芳妮回憶說:“他極其敏感,一點兒小事就會深深傷他的心,他像瓷器那樣脆弱。對於他,根本不存在處罰的問題,任何批評和責備,都會使他難過半天。”柴可夫斯基的一生有種種不如意,而抑鬱更促使他走向痛苦,精神崩潰時他甚至想到自殺。

一些評論家認為他不善於構造音樂的邏輯大廈,隻是聽憑他的情緒係列地相互交替,而且把這種交替變成一種性格上的對比。實際上,這並不是音樂結構的問題,而是音樂家的心理程序對作品程序的一種投射,是一種失去自我控製的斷裂,而非局部和局部之間技巧性的銜接問題。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作品中,我們分明能感覺到那種響亮中的空虛,那種緊張中的惶恐,那種狂躁中的沮喪,那種虛假鎮定中真正的絕望!

抑鬱就好像透過一張網看外麵的世界,任何事物都處於被網線牽絆的障礙中。一旦你的生活中罩上一張網,消極的思想就產生了,情緒低落導致消極的思想和回憶,消極的思想和回憶又加重情緒低落,如此反複下去,便形成了一個持久而日益嚴重的抑鬱惡性循環。

心靈茶坊

抑鬱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傷、失望、活動能力減退,以及思維、認知功能遲緩等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情感障礙。長期抑鬱會使人身心受到損害,使人無法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但也不需要過分擔心,經過妥當的調適後,大多數人都可以恢複正常、快樂的生活。

第三節 要想改變不如意的現狀,先改變心態

◎對我們每個人來講,無論是沉湎過去,還是憂慮未來,結果都是徒勞無益的。

一個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勸慰著她那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的丈夫:“睡吧,別再胡思亂想了。”

“嗨,老婆子啊,”丈夫說,“你是沒遇上我現在的罪啊!幾個月前,我借了一筆錢,明天就到還錢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兒有錢啊!你也知道,借給我錢的那些鄰居們比蠍子還毒,我要是還不上錢,他們能饒得了我嗎?為了這個,我能睡得著嗎?”他接著又在床上繼續翻來覆去。

妻子試圖勸他,讓他寬心:“睡吧,等到明天,總會有辦法的,我們說不定能弄到錢還債的。”

“不行了,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啦!”丈夫喊叫著。

最後,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頂,對著鄰居家高聲喊道:“你們知道,我丈夫欠你們的債明天就要到期了。現在我告訴你們,我丈夫明天沒錢還債。”

然後,她跑回臥室,對丈夫說:“這回睡不著覺的不是你,而是他們了。”

心靈茶坊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憂慮在所難免。但人們切不可沉溺於憂慮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應盡快調整心態和情緒,采取積極的行動麵對生活的不如意,不想八九,常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