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就要給“穀陽”傳授一些見麵禮了。穀陽以後是麻衣門的弟子了,所以要對麻衣門多一些了解。麻衣道者,姓李,名和。生於北宋年代,為陳摶之師,是宋代一位高僧,仙風道骨式傳奇人物,既精通相術,又擅長易學、術數,並將其融為一爐。《搜神聖覽》說:“麻衣道者,常以麻辮為衣,蓬麵積垢穢,然顏若童稚,雙瞳凝碧。其著作有《麻衣神相》、《火林珠》和一部由其弟子陳摶以注釋形式流傳下來的易學論著《麻衣正易心法》一卷,其中以《麻衣神相》最為經典。首先要把一部古書的手抄本傳給穀陽,希望他以後好好學習相法。宇文道長把自己所有的法器都拿出來供穀陽挑選,但隻能是五件,不可多。穀陽選了帝鍾、法印、法劍、令旗、法繩,宇文道長暗暗想道:恐怕這孩子以後是要與妖魔都一生啊!待穀陽選完後,宇文道長一一做了簡介。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穀陽卻異常的感興趣,絲毫不疲憊。一天的拜師儀式總算完成了,以後這個小孩就是自己的唯一一個徒弟了,想想後繼有人,宇文道長總是很興奮。宇文道長下一步就是要幫這個孩子的疏通四肢的血脈,這就要用道教的方法去導引。《真氣銘》曰:“凡欲去疾,導引為先,經脈不擁,開關不煩。或如射雕,側身彎曲;或曲腰脊,如蟾半圓;交指腦後,左旋右旋;徑展手足,氣出指瑞;擺掣四肢,捉搦三關;熱摩赤澤,氣海亦然。是以攝養有方,則壽同龜鶴;若恣情放逸,則命比蜉蝣。”等待這個孩子的也是魔鬼式的訓練,但更多的是以後的風光無限。所以,穀陽也暗暗的努力,師傅讓做的從來不偷懶、、、轉眼八年過去了,穀陽在當時的社會也算是成人了,但穀陽卻被學校保送到了師範學校,這一走,又將是4年,等待著宇文道長的是4年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