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誌力驅使自己不斷前進
追求高質量的人生,全靠我們的勇氣,全靠我們的信仰,全靠我們的恒心、意誌力和行動。對於每一個人來講,勤奮的努力就如同一杯濃茶,比成功的美酒更於人有益。一個人,如果畢生能堅持勤奮努力,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功。
一個男孩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兒子能成為一位體麵的醫生。後來,男孩終於按父母的意願考入了一所醫科大學,可是這個男孩隻對電腦感興趣。
在第一學期,他從當地零售商處買來降價處理的IBM個人電腦,在宿舍裏改裝升級後賣給同學。他組裝的電腦性能與質量都十分優良,而且價格便宜。因此,他的電腦不但在學校裏走俏,而且連附近的律師事務所和許多小企業也紛紛前來購買。
第一個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告訴父母說他要退學。父母堅決不同意,隻允許他利用假期推銷電腦。並且,要求他承諾,如果這個夏季銷售不好,就必須放棄電腦生意。可是,男孩的電腦生意在這個夏季卻進一步突飛猛進,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實現了18萬美元的銷售額。
之後,這個男孩組建了自己的公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良好的商業成績引起了許多投資家的關注。第二年,公司便順利地發行了股票,這個男孩也由此擁有了1800萬美元的資產,這年他才23歲。
十年之後,他還竟然創下了類似於比爾·蓋茨般的神話,擁有資產達43億美元。這個男孩就是戴爾公司總裁邁克爾·戴爾。
戴爾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堅信一句話:“有朝一日我會開一家公司的。”也就是這麼一句話,一直激勵他不斷地向成功邁進。後來,比爾·蓋茨親自飛赴奧斯汀向他祝賀,對他說:“我們都堅信自己的信念,並且對這個行業富有激情。”這時,兩位商業巨人的手也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堅信你自己的信念,並靜下心來努力去做,成功就會觸手可及。生活中,你或許很勇敢,也很自信,有過一些知識和經驗,或許曾經一度也堅韌無比,但你沒有成功,或者說離你心目中的成功還有一定的差距,原因關鍵就在於你沒有把勇敢、自信、方法、堅韌這些“成功因素”糅合在一起,讓它們變成自己的信念來堅守。
有位年輕人曾說:“我要寫出一部可以轟動社會的小說來。”當時,他的確有一股火熱的激情。於是,他沉醉於其中,一口氣便寫了五萬多字,頗為自信地拿給朋友看。
朋友覺得他的文字語言技巧很好,但是故事構架平平淡淡,情節也有些不倫不類,不但不能產生轟動效應,甚至連一般的雜誌也難以接受。但是,朋友仍然以極大的熱情鼓勵他,希望他打亂現有的結構,重新設計故事中的某些細節。
聽過朋友的話之後,他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再無鬥誌了,不想再重新構思。於是,他直接就把這篇小說投到了兩家雜誌社,但都被退了回來。從此,他對寫小說不再有強烈的興趣了,自信心也消失了。
自那以後,這個年輕人雖然也有過幾次衝動,開過幾篇小說的頭,但至今仍沒有結果。再後來,他便放棄了文學之路。
其實,若以文學基礎及創作條件而論,年輕人完全有可能在文學創作上有所成就,但可悲之處就在於他缺乏耐性、缺乏堅韌的意誌、鬆懈情緒,從而扼殺了他的創造才能。
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曾說:
“意誌力是無法替代的。天賦無法替代它,有天賦卻失敗的人比比皆是;教育無法替代它,受教育卻失敗的人到處都有;才能無法替代它,有才能卻失敗的人隨時可見;隻有意誌力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的。”達·芬奇也說:“頑強的意誌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礙。”
意誌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產生的,它正是人的一種習慣,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發展起來的。猶如人的其他各種心理形態一樣,培養意誌力也必須要以清楚的動機作為基礎。這些動機就是:
——準確的目標。這是培養意誌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明確自己所渴望的是什麼。強烈的動機會幫助人們擊敗很多挫折。
——欲望。若有強烈的欲望,就比較容易獲得和保持意誌力。
——自我激勵。要有實現這個計劃的自信心,並能激勵自己去征服實現計劃中的任何阻礙。
——計劃明確。有組織的計劃可以引發意誌力,即使這個計劃有些不完整和局限性。
——計劃的落實。觀察與分析必須仔細,不能用猜測來代替紮紮實實地去做。
——協調合作的精神。培養意誌力還必須是相互之間達成的諒解與融洽的合作。
——意誌。思想集中到準確的計劃上也會產生意誌力。拿出勇氣來反省思過,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意誌力,將意誌力培養成一種習慣,你便會因無堅不摧的意誌力而獲得豐富的回報。
消滅“差不多”,認真對待每件事
人總有一種習慣,總認為不管什麼事,隻要做到“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麼叫真。但這種心理要不得,隻有完善自己的責任意識係統,把事情盡可能地做到盡善盡美,個人的發展才能指日可待。
看看我們身邊,不難發現我們有時和別人相比會有很大的差距。追及原因,就是我們做事時的每一個環節還不夠“認真”。同樣是人,隻能說別人在這個細節上做得很好,而我們對自身的要求,隻是感覺差不多就可以,似乎沒必要付出那麼多的心血,最後自己為自己說情,自己為自己開脫,於是就真的差不多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臨近黃河岸邊有一個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兒子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那麼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隻小小的螞蟻嗎?”隨即拉著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開始滲透,繼而噴射,終於衝決長堤,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和田野。
對於敬業者來說,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花大力氣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細,就是他最大的勝利。
對於一個認真的人來說,“差不多”就意味著“差很多”,越是細小的地方他會越精心。銷售員注意細節,會讓客戶感受到一種責任,從而贏得信任與長期合作;財務人員注意細節,會減少公司資金漏洞,及時挽回損失。關注細節不是小事大作,因為事情都是積累的,今天一件事情做不到位,明天得到的就是一大堆的“差不多”工程,最後隻能是自食苦果。
有兩個鄉下人,一同來到一座大城市,都選擇了賣菜,並且在一個市場上,攤兒還挨著攤兒。都是賣菜,可幾年之後,卻賣出了天壤之別。一個賣成了蔬菜批發商,手裏有資產近千萬;另一個因生活無著落,隻好回到了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