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孩子的情緒
因為我的聲音不好聽
Anna是個英法混血兒,她具有法國爸爸安寧和浪漫的氣質,也遺傳了英國媽媽的淑女風範,加上那一頭卷卷的黃頭發,甜甜的笑容,真是人見人愛!Anna的爸爸媽媽都給人一種安靜,與世無爭,彬彬有禮的感覺,可能是家教潛移默化的緣故,Anna在班上自然也是話語不多,講話輕聲輕語,很有禮貌,再加上講究的衣著,她看起來就像童話中的小公主!
但這個人見人愛的小公主在班上卻是一言不發的安靜孩子,特別是班級和團隊合作的發言,她從來不願意主動發表意見,隻是安安靜靜地聽同學和老師說,就算老師點名叫她回答,她也總是保持沉默,非常靦腆,經過幾次觀察以後,我發現如果總點名叫她回答,她會很局促不安,驚慌失措,低著頭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我決定暫時先不叫她單獨回答問題,否則在她還沒有準備好的情形下,強行讓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回答問題,會讓她更沒有安全感。隻是我會更關注她是否有注意聽講,是否領會老師的意思。
但是,私下裏Anna又變成另外一個孩子,她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Sarah和Tina,3個人總玩在一起,我經常在她們遊戲的時候悄悄觀察她們,此時的Anna是屬於那種滔滔不絕的孩子!剛開始讓我著實嚇了一跳!她總是很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還表現出比較強勢的樣子,讓其他兩個朋友不得不聽從她的意見。偶爾如果另兩個好朋友都堅持同一個意見時,Anna為了維持友誼關係,也會適當妥協。
其實,Anna不僅和她的好朋友談話自如,她還特別喜歡和我們幾個大人聊天!她經常會跟我說發生在她家裏的事情,包括全家人一起回法國度假,見爺爺奶奶,他們給了什麼禮物等,甚至家裏來了什麼客人,爸爸媽媽說了什麼話,她都一一告知,表達的時候完全沒有問題,她的法語英語都很好,兩種語言表達自如,雖然她隻有3歲多,但平時爸爸媽媽給她讀了大量的書籍,所以她在各方麵的能力在同齡孩子中已經屬於佼佼者,所以對於在很多人麵前不敢發言這個情形我隻能先歸納於她的內向性格,準備再觀察一段時間找出解決的辦法。
一天,Anna的一個好朋友Sarah生病沒有來上課,另一個朋友Tina找其他孩子玩,Anna就自己獨自在‘藝術角’隨意畫著畫,我看她也不怎麼專心,眼神老追尋著她的另一個好朋友Tina。於是,我湊過去和她聊天:“哇,Anna自己在畫畫,能告訴我你在畫什麼嗎”?Anna馬上很乖巧地將她手上的畫拿給我看,其實就是隨意塗鴉,但我還是表揚她的一條直線畫的很直,Anna聽了很高興,又現場給我畫了一條直線和曲線,接著我們兩個又比賽看誰畫的直!這個時候,Anna和我交流地很好,也很放鬆,我準備抓住這個時機,我們兩個單獨聊聊,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辦法解決她平時不愛說話的習慣。
Anna還在有一搭沒一搭地畫著畫,聽到Tina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發出興奮的尖叫聲,她都會抬頭看一下,然後注視很久,我注意到她有點失落的樣子,就問她:“哇,Tina他們看起來玩得很開心,你今天不打算加入他們嗎?”Anna搖了搖頭,不說話。我隨口問道:“為什麼呢?”Anna就是不語,我知道簡單地問為什麼,對她這個時候的心情不起任何作用,她很有可能懶的回答。於是,我腦海裏奮力想著有可能存在的理由,然後幫助她表達出來。“哦,Anna是不是因為不喜歡他們今天玩的遊戲呢”?看Anna搖了搖頭,我知道我猜錯了,從她不斷地追尋Tina的眼神,我知道她其實很想跟Tina他們一起玩,又聯想到她以前一直都是三個孩子一起玩的歡樂場麵,我又試著探問她:“恩,我猜想Anna現在很難過的原因是因為Sarah沒有來,你想她了,是不是”?Anna聽到我說Sarah,馬上抬起頭來看了我一下,然後點了點頭,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我告訴Anna:“如果Sarah聽到Anna這麼想念她,她一定會很感動的,她的病也會很快就好,我為Sarah有你這麼一個好朋友而感到高興呢”!Anna聽了我的話非常高興,馬上表示說她要給Sarah畫一張卡片,讓她生病快點好。我讚賞Anna的提議,並陪伴她一起給Sarah畫了一張賀卡。在畫畫的過程中,我隨意說了句:“我猜Sarah看到這張畫一定非常高興,我真想馬上告訴她,讓她快點好起來”,我看到Anna也是一臉憧憬的樣子又故意說:“我如果有她的電話號碼就好了,我恨不得馬上給她打個電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然後我就假裝用手比了個電話的姿勢,準備跟Sarah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