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樓月捏了捏鄭知韻臉上的肉,看向蕭薔問:“韻兒去了寺廟待的住嗎?”

“她哪能待的住,她呀是衝著法華寺收養的那群孩子去的。”

閆樓月笑著說:“小孩子嘛,就喜歡紮堆一塊玩。”

馬車搖搖晃晃的走了半天,終於到了法華寺。

蕭祈安幫著她們把帶來的行李拿到安排給她們住的房間,然後就帶著臨洮前往淮陽。

法華寺沒有停放馬車的地方,所以車夫就駕著馬車回去了,等她們要離開的那天再來接她們。

講經要明天才開始,所以閆樓月跟著蕭薔和鄭知韻一起去了收養的孩子們居住的地方。

法華寺特意劃分了一片區域供孩子們居住。

法華寺就在京城附近,又聲名在外,所以寺廟的香油錢多的很,可以養很多孩子。

隻不過寺廟地方有限,所以住在寺裏的孩子隻是少數,多數孩子住在法華寺修在京中的善堂。

如今寺裏隻有三十八個孩子,最大的十三歲,最小的三歲。

法華寺收養的孩子可以選擇在法華寺出家為僧,也可以選擇長大後自己外出謀生。

寺裏的僧人出家前也要生活,所以都有一技之長,僧人們會把自己的本事教給孩子們,隻要認真學,不愁長大後養不活自己。

到了地方就見幾個跟鄭知韻差不多大的孩子圍成一圈,腦袋湊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麼。

鄭知韻掙脫蕭薔牽著她的手,往幾個孩子身邊跑。

一邊跑一邊喊:“小梅、江江、福言、白梨我又來了!”

幾個湊成堆的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抬起頭看過來。

看到鄭知韻後站起來一窩蜂的湧到鄭知韻身邊。

嘰嘰喳喳的跟鄭知韻打招呼。

等他們打完招呼,鄭知韻問:“你們剛剛在玩什麼呀?”

叫白梨的小孩牽著鄭知韻的手說:“有兩隻螞蟻在打架,可精彩了,我帶你去看!”

幾個孩子再次圍成一圈,激動的討論兩隻螞蟻誰輸誰贏,其中屬鄭知韻的聲音最為響亮。

鄭知韻準確的叫出幾個孩子的名字讓閆樓月有些驚訝,問:“韻兒經常來這裏嗎?”

“對呀,從她三歲起,幾乎每個月都來一趟,在寺裏住了幾年的孩子韻兒都認識,我和駙馬就韻兒一個孩子,她在府裏找不到玩伴,所以最是喜歡來這裏。”

兩人走進院子,在石桌邊坐下,一邊聊天一邊看著鄭知韻。

等螞蟻打架結束,鄭知韻跑到蕭薔身邊,興奮的說:“娘,我選擇的那隻螞蟻打贏了,它超厲害!”

蕭薔揉了揉她的發頂,說:“韻兒選螞蟻的眼光也很不錯。”

得到誇獎的鄭知韻,嘿嘿傻樂。

幾個孩子乖乖站成一排,給蕭薔和閆樓月問好:“見過兩位夫人。”

“乖,帶著韻兒玩去吧。”

幾個孩子一窩蜂的跑走了。

蕭薔對閆樓月說:“讓丫鬟在這兒看著就行了,我要回去休息一下,你呢?”

閆樓月說:“這裏的風景不錯,我想四處逛逛。”

“那我就先回去了,你注意安全。”

“好,皇姐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