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綰綰又讓夥計拿了紙幣,然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這邊。
“我來寫一個燈謎,就當是添一個彩頭了。”
店家正愁自己這邊的燈謎也不剩什麼了,一會兒人流量一少,進來買東西的人也少了。
所以聽見舒綰綰這麼說還挺高興的。
雖然他識字,也是讀書人,但是讓他出燈謎,還是有些難為他的。
所以這些都是國子監的學生提了燈謎,然後才掛上去的。
舒綰綰和蘇葉說:“你我各寫一個如何?”
蕭鴻飛已經好奇的上前看了。
因為知道永寧郡主才女的名聲,所以也十分的好奇舒綰綰的字。
所有人都說,舒綰綰的字千金難求,他就想看看多好看。
一手行書是洋洋灑灑落下,店家一看眼睛都亮了,且不說燈謎如何,就這寫的一首詩。
千門開鎖萬燈明,
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時天上著詞聲。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
有特寫武近景,場麵壯觀,氣象恢宏,這連店家都想不到,麵前這位年輕的姑娘竟然有這樣的文采。
一旁眼神的好的人,見著舒綰綰這一手字眼神也亮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寫的那叫一個好。
很多人摩拳擦掌的想知道舒綰綰到底提了一個什麼燈謎,容不容易。
就衝著這一手好字他們就得拿下這個燈籠。
店家念了兩遍兩人的詩,周圍的人都有些嘩然,還以為隻是有些文采,沒想到這一對文采斐然啊!
店家看見舒綰綰字的那一刻,瞬間都不想把燈籠掛上去讓周圍的人猜了。
因為他自己都想收藏起來。
蕭鴻飛也震驚於舒綰綰的一手好字,周圍的人看見舒綰綰和蘇葉走了,忙著說:“誒,掌櫃的,你別一直看啊,也讓我們看看寫了什麼燈謎唄。”
為了以防萬一,所有人都在往前湧動,想搶占先機。
進來的時候,比出去的時候還不容易。
蘇葉拉著舒綰綰的衣袖,半開路、半保護著舒綰綰往外麵走。
等著出來之後,舒綰綰才鬆了一口氣。
蕭鴻飛對兩人連連感歎說:“也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是怎麼學習的,竟然能將字寫的這般好?”
舒綰綰和蘇葉不以為然:“多練習不就好了?”
字嘛,跟著名家多練練,隻要肯下功夫,什麼都能練好。
蕭鴻飛想著自己小時候就像是屁股上有東西一樣,隻將字兒認完了、會寫了,就從學堂出來找活了。
和舒綰綰和蘇葉比起來,他就沒有怎麼練習過自己的字。
身後還有不少人上前圍觀。
店家將兩人的燈謎重新掛在了高出,舒綰綰出的是民俗的燈謎,其實很容易猜。
蘇葉則是出的一首詩裏麵的一句,而且還不是讀書人常看的。
於是後麵吵鬧聲音越來越大,最後舒綰綰是聽著店家說不對不對的聲音遠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