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矛盾家庭(1 / 2)

剛剛結束了和生父的爭執,李傑躲到一邊很是憤懣,不由得拿了一支煙塞在嘴裏,手腕哆嗦的點著了煙,一邊拉扯著衣服上的新鮮的破口,嘴裏還不停的在說些什麼。他的生父是個不太愛著急上火的人,可一旦上了火,那就一定會搗毀些什麼,這次隻是摔壞了飯碗和撕碎了衣服,相比上次算是減少了開支。他緩慢的接近李傑歎了口氣忙蹲了下來,卻半宿才不舍的開了口:咱爺兩脾氣都衝,我說你兩句你非要頂我十句,我說啥還不都是為你好。我不是生怕你跟那些狐朋狗友學壞了嗎。李傑不屑的冷笑,帶著一絲苦楚,怒氣未消,不說什麼徑直走向了房間。不愉快的午飯過後,整個下午他都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裏,除了裝作沒事人一樣和小女朋友在qq上打情罵俏,好像再沒有其他動作。李傑老家所在地是縣裏出了名的貧困村,他生母王久珍21時歲經媒人介紹認識了他父親李榮,原本娘家人窮得揭不開鍋才出謀劃策讓王久珍下嫁到李家,最後不但於事無補,甚至還倒搭了“媒婆介紹費”。這李家有兩個兒子,小的李榮,從小老實巴交的,不討上人歡喜,個子本就瘦小,結婚時也才七十多斤。大的叫做李平,打從娘胎出來就是大胖小子,他大哥較他可就圓滑多了,打小雖說闖禍不少,但都能推給了弟弟,免受斥責。李母這許多年始終偏向人高馬大又多肉的李平,對小兒沒少冷落,地方有句古話說是肉多福相。以至於後來李榮娶了王久珍是彩禮不見嫁妝沒有,就連婚房也要自己動手蓋起來。李榮婚後是繼續遊手好閑,手裏有了閑錢便到麻將館消遣,小兩口也是混時度日但一日不及一日,王久珍怒上心頭,幾次憋不住發作,便隨即被丈夫喝止。直到李傑出生,李榮才在老家人的逼迫下跟隨大隊上的劉木匠作了學徒,開始以裝潢謀生。後來趁李傑在村學校裏上了一年級,兩口子便去到了縣裏打工,王久珍尋思著沒啥可做便學著城裏的貧苦婦人擺起了椅子開始幫過路的體麵人擦起了皮鞋。小兩口也慢慢開始攢了些糧食本。可好戲不長,在農村讀一年級的兒子在奶奶的擁護下經常裝作肚子痛而不去上學,混到學期結束還大字不識被老師勸其留級。李榮夫婦苦於無奈將李傑接到城裏,一天到晚忙累不說完了還得去接放學的兒子。這樣的日子重複了多個年頭,苦日子算是熬出了告一段落,前一年夏天在城郊蓋了一處樓房,也就是李傑高三那年,正是告別了多年租房更或是居無定所的生涯。李傑是個虛榮心很強的孩子,自打他有了辨識能力就說服生母不在做那又髒又累且下作的工作,當然也不僅是為了好麵,隻是很多時候不巧看見生母手上被鞋油腐蝕得裂了創口不免心疼。後來王久珍加入了家政公司給人家做起了保潔,日誌也算是湊合著在過。李傑的父母打李傑從小便不怎麼在意他的學習,可能是他們自己學生時期也混得不太樂觀,致使李傑上了高中在學校裏這混世魔王的情節愈發嚴重。但這李傑可有一優點這不得不提,寫得一手瀟灑飄逸的好字,這字可以說是深深影響了他整個學生時代。不管是小學時期考卷成績報告單上的家長的寄語一欄,還是老師的區別對待,甚至犯錯誤時親戚鄰裏的庇護。這些是是他引以為傲的東西,他也能把這項技能在在己需時發揮的淋漓盡致,變成自己隱形的屏障。很快到了高考,李傑心裏清楚,考試完了就會毫無懸念的被父親錄取直接給提到麾下,開始自己的木匠生涯,畢竟考得不好這也是沒有出路的出路了。他在考試前花了一天的時間自己劃算了一番,終於在晚飯前得出了結論:與其考試完了拿了掛單的成績薄被生父勸說著去提前踏足社會,還不如自己繳械投降裝作自願從了他,這也算的上是有自知自明外加對生父李榮的奉承啊。李傑是個說一不二的人,性格倔強得緊,說幹就幹,跟生父這麼一商議,李榮當然答應,隻是心裏估摸著兒子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前陣子還是寧死不屈,今兒到自行開竅送上了門。就這麼折騰一番,給學校招呼也沒打,次日便隨著“用人單位”麻利的走了,在這考試幾天在,好友打來電話慰問,也都被李傑以生病為由搪塞了過去,不管心裏多少苦楚,李傑也都咽在肚裏不敢表現出來,直到同學們相繼曉得了情況原委,他才慢慢的變得緊張,上街也是東瞅西望,生怕被同學看見了笑話他。前期做的還挺好,跟隨生父總能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木工看起來沒有什麼技巧,隻是每天回家他都得花上半個鍾頭洗刷自己,這是他所厭惡的。到後來李榮給他增加了課程導致李傑消化不良,常常犯了錯誤,鋸子割到手上那些都變得不值一提,隻是年輕人脾氣衝,總認為李榮教的某些東西不很適合他從而變得爺兩一有碰撞便爭執起來,有時甚至被生父大打出手,終於在某次被李榮在手腳並用後怒向膽邊生,決定離家出走或是死在荒郊一了百了,這樣的生活該是個頭了,他如是想。於是從午飯時候的油鹽不進到午休時分的伺機而動,趁李榮睡著沒多久便隨著襤褸衣衫溜了出來,彷徨著的向江邊走去,一路苦笑不停,著破鞋的腳丫還不停地踢飛路邊的石子,不是怒氣未消找些發泄,隻是單純地想自己有些動作,好讓自己無視周邊人群的低估揣測。這一路搖晃不停,但沒過多久也到得江邊,他沒精打采的在鵝軟石堆前坐了下來,或不如說,是一股腦的癱軟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