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附 聖嚴禪話,妙諦蓮花次第開(1 / 2)

附 聖嚴禪話,妙諦蓮花次第開

提升人品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陪福,處處廣結善緣。

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身心常放鬆,逢人麵微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比較自在了。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四它:麵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感謝給我們機會的人,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遇到好事,要隨喜、讚歎、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少批評、多讚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忙”沒關係,不“煩”就好。

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鬆不要緊。

應該忙中有序地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地搶時間。

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隻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麵對許多情況,隻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麻煩了。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大鴨遊出大路,小鴨遊出小路,不遊就沒有路。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精進”不等於拚命,而是努力不懈。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給別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務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一切的奉獻。

幸福心靈

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