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楊立
夜,繁星滿天,隨雲山莊。
忽聞電掣風動,隻見一顆參天大樹枝葉漫天飛舞,落地成圓,不差半分,一黑衣少年執劍而立,“爺爺,我可以出去走走了吧,你不是老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嘛,我都習劍10年了。”
“不行,你還是出劍有聲,舞劍有勢,出去丟你家老爺子臉。”圓外三米處一威嚴中年正半倚太師椅,閉目養神。
“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父親大人也是在30歲才達到無劍藏勢之境的,憑什麼對我要求這麼高啊?這太不公平了。”
“要麼你在我手上走過五招,我也讓你出去,如何?”
“切,不想我出去,就直說嘛,幹嘛老是找借口。”
“想出去就好好練劍,練好了,隨你,一切看你自己。記得多去找你福伯請教。”
“好吧,你是家主,聽你的。”
二、李思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父親,您來了”一白衣少年於書桌旁起身而立。
“學的怎麼樣了?思明。”
“父親,學這些聖賢之學,真的有用嗎?為什麼我越學越糊塗,我都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了。”
“你要記住,學這些不是因為它們有用,而是因為它可以讓人明理定心,人隻有心堅定了,才能去做大事。你收拾下東西,明天送你去陸淵學堂,順便學一些防身之術。”
“謹遵父親法旨,哈哈。”
三、張猛
北方草原,飲馬關前,兩軍對壘。
“小子,第一次上戰場,怕不怕?”
“哼,這群人,還抵不過山中猛虎半分,有什麼怕的?”
“小子,有誌氣很好,但是戰場不是單挑,不要太大意,還有記住你的後背是你的戰友的,不要跟平時一樣,大守四方。敢不敢做先鋒,為我殺他幾員大將?”
“駕!”
隻見對麵陣營也瞬出一將,刹那,兩馬交兵,隻見一將飛出,雙手出血,目光猙獰,竟是被活活震死。
四、曲耀天
“人生真是無聊啊,我還是想出去走走。”
“走什麼走,你也老大不小了,別人家15歲的小孩早就幫忙做家務事,幫忙種莊稼,開始攢錢娶媳婦了,你個小兔崽子,整天就知道跟一群人吃飯喝酒。”
“額、、、老爸,好的,馬上去幫忙,聽你的,聽你的。”
“哎,好不容易來世間一遭,不做點奇葩的事,多麼無趣,可是也是確實不想讓老爸你們失望啊。”第一章飲馬關戰敗
公元1230年,北戎大將拓跋護親率30萬大軍進攻大秦帝國飲馬關,由於常年征戰致使守關大將**德誤以為又是來打秋風,率關內三萬將士輕敵深入,被北戎先鋒大將拓跋義十萬大軍圍困,幾近全軍覆沒。
一處低灌草叢處,幾十個衣著破爛,渾身浴血的壯漢佇立於此,其中一位持刀大漢對一位剛毅少年說“小猛,我們陷陣營就剩下我們這些人了,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經曆過生死,才會知道活著的可,貴。”
“應叔,你們要幹嘛?你們不跟我一起入關嗎?”
“傻孩子,你應叔貴為朝廷正四品大將,此戰敗成如此,若是活著回去,不止自己不保,恐怕連家人罪責都難逃啊!何況你還不了解你應叔嗎?我的三百親軍都已戰死,我又豈能獨活?小猛啊,你一定要記住,一個男人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是信仰,是一份責任。”
“應叔不走,我也不走,若不是五年前應叔將我從狼口救出,我早已身死草原,又怎麼能活到現在。”
“當今聖上為奸臣迷惑,朝綱不正,你若不活著,萬一你嬸嬸他們被奸臣所害,我又怎能安心?你還年輕,必須活下去,聽到沒。這是我下給你的最後一個軍令,不是請求。”
“淩風,帶著剩下的兄弟們走撤入關內。”
“將軍一起走吧,大不了我們落草為寇,投奔金龍霸王去。”
“是啊,將軍何必尋死,你死了,兄弟們怎麼辦?”
“聽著這是軍令,不是商議,給我撤回關內。”
“眾將聽命,隨我入關。”
“哭哭啼啼的什麼樣,你們是我大秦帝國戍守邊疆的將士,不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戲子,聽到沒,誰在哭,給我在陷陣營中除名。”